[发明专利]用于基于对用户情绪的识别来动态推荐输入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5244.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米特·库马尔·蒂瓦里;马努基·库马尔;尤吉拉基·班纳吉;戈文德·加纳德哈南;塔斯里姆·阿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崔晓岚;张颖玲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用户 情绪 识别 动态 推荐 输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通过通信网络的通信会话过程中动态地向用户推荐至少一个输入内容的系统[100]和方法。实时地接收用户的至少一个用户输入和至少一个姿势。之后,基于与用户的至少一个姿势相关联的至少一个表情和至少一个用户输入,来识别至少一个情绪数据。基于至少一个情绪数据,来确定至少一个输入内容,并由此向用户推荐在通信会话期间使用至少一个输入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统上涉及在电子通信会话过程中对用户输入的管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基于对用户情绪的识别来动态推荐输入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节旨在提供与通常现有技术相关的信息,因此下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功能不应该仅因为包含在本节中而被视为具备现有技术资格。
随着电子通信设备的先期发展,人类通过各种呼叫和消息收发应用建立通信会话,并在彼此通信的同时传达人的情绪,已成为可能。各种呼叫和/或消息收发应用或‘应用(app)’要么预先安装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要么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偏好来下载和安装。
一种典型的电子通信设备,在本文中称为‘设备’,例如是移动电话、平板设备、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等;通过各种‘应用’,通过提供包括图像、视频、诸如GIF的图形图像、文本、图标等的各种选项来方便用户表达他/她的情绪。这些选项可由用户在任何通信会话期间根据他们的要求和偏好输入。例如,智能电话可装备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消息收发应用,该一个或多个电子消息收发应用可配置成典型地以文本、图像和/或图标的形式接收用户输入,以方便用户由此将他们的情绪传达给其他用户或接收者。
虽然传统通信方法和系统给用户提供上述选项以在任何通信会话期间传达他们的情绪,但是通常要求用户手动插入输入以提供他们的情绪信息。此类系统的主要缺点是:电子消息收发应用内可用的选项常常不能传达准确地描述用户的意图和情绪的情绪信息,因此,此类传统通信方法和系统需要用户加以干涉,以有效地将用户的本意情绪传达给其他用户。
通过自动基于从用户的基于文本或基于语音的输入检测到的情绪信息来提供选项,克服了传统系统和方法的上述限制。然而,在此类系统中,一直到从用户接收到完整的基于文本或基于语音的输入(例如,通过文本或语音表示的完整句子),才向用户显示自动选项。因此,这些系统只有在用户完成句子输入之后才能够提取情绪数据。这在用户的通信体验中产生中断,且为了体验更好的情绪检测精确度,用户必须在完成整个会话之前暂停,以由系统采集适量的文本。
美国专利公开US20170147202和US20030110450公开了用于基于从用户接收的键盘输入和语音/音频输入,来在文本消息中表达任何情绪信息的解决方案。然而,各种文本输入参数和语音输入参数(例如打字速度和语音音调)可允许仅检测高强度情绪,因此难以在文本和语音输入中预测所有类型和所有程度的情绪。因此,这些类型的输入需要用户姿势的附加输入参数,以实时准确地检测用户的情绪。
在用于在用户的文本消息中表达情绪的各种现有方法和系统中,还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检测由用户输入的短语或文本集内的情绪上下文。例如,短语“Go Away(走开)!”和“Shut Up(闭嘴)”可通过现有技术的深度学习技术识别成具有愤怒元素,即使在所述短语中没有使用单词“anger(愤怒)”或其任何同义词,也会识别成具有愤怒元素。然而,仅与有限类型的情绪相关的有限数量的短语可由深度学习技术检测,且可能不能准确地检测所有类型的情绪上下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用于通过实时分析从用户接收的输入来自动检测用户的情绪,并管理所接收的输入以给用户提供准确的输入选项来在通信会话期间表达他们的情绪。
发明内容
提供本节,以简化形式介绍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这些方面。本发明内容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5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