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吹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4731.8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内仲祐介;高野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23/02 | 分类号: | B22C23/02;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吹出 结构 | ||
一种离心铸造装置(1)的流体吹出结构,其向旋转的筒状的模具(2)内表面吹出流体,该流体吹出结构具备:流体涂布外管(5),其能够插入模具(2)内部;可动机构(6),其支承流体涂布外管(5)的基端部;吹出口(8),其设置于流体涂布外管(5)的末端部,且吹出流体;流体供给管(9),其内插于流体涂布外管(5),且与吹出口(8)连接;以及引导机构(7),其与流体涂布外管(5)的外周面接触,引导流体涂布外管(5)向模具(2)内部的进退,流体涂布外管(5)包括树脂制中空管(10)和覆盖树脂制中空管(10)的外周面的金属管(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吹出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用于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其具备:能够相对于模具内部插拔的流体涂布外管;支承流体涂布外管的基端部的可动机构;设置于流体涂布外管的末端部的吹出口;以及内置于流体涂布外管并与吹出口连接的流体供给管,流体涂布外管为了实现轻量化而具备与根部相比为薄壁的末端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141881号公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1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向离心铸造模具插入的流体涂布外管在进退操作时会与由导轨机构、辊机构构成的引导机构发生滑动,因此会产生摩擦。特别是,长条的流体涂布外管由于是基端处于被单边保持的状态,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末端侧容易因重力而向下方挠曲,在相对于模具内部插入、拔出时容易会因与引导机构的摩擦而产生磨损。
另一方面,为了制造小型的产品,流体涂布外管自身也需要形成为小径,例如,即使使用CFRP那样的比刚度比较高的材质,其耐摩擦性弱,在短时间内会发生磨损。因此,由于要求以比较短的时间进行被磨损的流体涂布外管、引导机构的维护,因此为了实现铸造作业的停止时间的缩短、维护频率的降低,要求尽可能地提高流体涂布外管的轻量化和耐磨损性。然而,另一方面,流体涂布外管为了承受要进行涂布的流体的重量也需要具备规定的强度,使壁厚变薄也存在极限。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和耐磨损性的提高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该流体吹出结构向旋转的筒状的模具内表面吹出流体,
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体涂布外管,其能够插拔于所述模具内部;
可动机构,其支承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基端部;
吹出口,其设置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末端部,并且吹出流体;
流体供给管,其内插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并且与所述吹出口连接;以及
引导机构,其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外周面接触,引导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向所述模具内部的进退,
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包括树脂制中空管和覆盖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面的金属管。
根据本发明,由于流体涂布外管包括树脂制中空管和覆盖其外周面的金属管,因此即使使金属管的壁厚变薄,也能够通过使用了比金属轻的树脂的树脂制中空管来支撑金属管,能够在确保流体涂布外管的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另外,由于在外周面配置有金属管,因此也能够确保相对于引导机构的耐磨损性。
[2]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设备配对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洗衣机的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