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化气贮存构造和液化气搬运船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4617.5 | 申请日: | 2019-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川本英树;今井达也;间城启介;奥村健太郎;藤村辽平;田中一雄;神﨑大辅;中土洋辉;村岸治;坂野好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B63B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杨俊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气 贮存 构造 搬运 | ||
液化气贮存构造具有双层壳罐(2),该双层壳罐(2)包含贮存液化气的球形的内槽(3)和收纳内槽(3)的外槽(4)。此外,液化气贮存构造具有:第1支承部件(6),其从地板面(11a)立起而对外槽(4)进行支承;以及第2支承部件(5),其在与第1支承部件(6)不同的位置从外槽(4)的内侧面立起而对内槽(3)进行支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气贮存构造以及包含该液化气贮存构造的液化气搬运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贮存LNG、液化氢等液化气的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贮存液化氢的球形的罐搭载于船体的液化氢搬运船。
在该液化氢搬运船中,利用从船体的地板面立起的筒状的裙部对罐进行支承。另外,罐的外侧面被绝缘层全面覆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9-5010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化氢搬运船中,存在从地板面通过裙部的向罐内的热侵入较大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从地板面向罐内的热侵入的液化气贮存构造以及包含该液化气贮存构造的液化气搬运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液化气贮存构造的特征在于,该液化气贮存构造具有:双层壳罐,其包含贮存液化气的球形的内槽和收纳所述内槽的外槽;第1支承部件,其从地板面立起而对所述外槽进行支承;以及第2支承部件,其在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不同的位置从所述外槽的内侧面立起而对所述内槽进行支承。
另外,本发明的液化气搬运船的特征在于,该液化气搬运船具有:船体;双层壳罐,其包含贮存液化气的球形的内槽和收纳所述内槽的外槽;第1支承部件,其从所述船体的地板面立起而对所述外槽进行支承;以及第2支承部件,其在与所述第1支承部件不同的位置从所述外槽的内侧面立起而对所述内槽进行支承。
根据上述的结构,从地板面至内槽的热侵入路径为第1支承部件、外槽中的第1支承部件与第2支承部件之间的部分以及第2支承部件。因此,能够确保沿着外槽的第1支承部件与第2支承部件的分离距离量和热侵入路径的长度。由此,能够减少从地板面向双层壳罐内的热侵入。
例如,也可以为,所述外槽为球形,所述第2支承部件是与所述内槽接合的筒状的裙部,所述第1支承部件是与所述外槽接合的筒状的裙部。
也可以为,所述第2支承部件包含与所述内槽相同的材质的上部、与所述外槽相同的材质的下部以及导热率比所述内槽和所述外槽低的材质的中间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第2支承部件与内槽和外槽接合,并且能够利用第2支承部件的中间部阻碍通过第2支承部件的热传导。
例如,也可以为,所述内槽和所述第2支承部件的上部的材质与所述外槽和所述第2支承部件的下部的材质相同。
也可以为,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2支承部件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各自的长度比所述中间部的长度短。根据该结构,与上部、中间部以及下部的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少向双层壳罐内的热侵入。
也可以为,所述地板面是船体的地板面,所述第1支承部件包含与所述外槽相同的材质的上部、与所述船体相同的材质的下部以及导热率比所述外槽和所述船体低的材质的中间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第1支承部件与外槽和船体接合,并且能够利用第1支承部件的中间部阻碍通过第1支承部件的热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4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动力生成模块
- 下一篇:电梯系统以及电梯的改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