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房颤动解析装置、心房颤动解析方法以及程序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3761.7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笹野哲郎;佐佐木奏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5/361 | 分类号: | A61B5/361;A61B5/3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心房 颤动 解析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心房颤动解析装置的控制部仅从基于在包括被检者的体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平面上的一个方向的导联的心电图、或者仅从基于在所述平面上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导联的心电图中取得P波数据,并从所取得的P波数据中提取P波片段。然后,基于P波片段的数量和/或P波片段的持续时间,解析心房颤动的发病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心房颤动解析装置、心房颤动解析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AF)是频度最高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成为脑梗塞或心力衰竭的原因,因此其早期诊断是重要的。进而,心房颤动是作为发作性而产生并逐渐慢性化的心律失常疾病。以往,心房颤动在发作时能够通过观察心电图来进行诊断,但在非发作时即使观察心电图也不能进行诊断。因此,期望即使在非发作时,也能够使用作为非侵害检查的心电图来解析心房颤动的发病的可能性。
其中,在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评价心房内的传导的新的解析法,提出了对心电图中的带通滤波器处理后的P波的片段(fragment)进行计数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urthy S,Rizzi P,Mewton N,Strauss DG,Liu CY,Volpe GJ,Marchlinski FE,Spooner P,Berger RD,Kellman P,Lima JAC,Tereshchenko LG.“Numberof P-Wave Fragmentations on P-SAECG Correlates with Infiltrated Atrial Fat”,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 2014;19:114-12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非专利文献1中,仅观察P波片段与心房中隔内的脂肪的关联,没有对与心房颤动发病预测的关联进行评价。此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使用特殊导联(Frank导联)法的XYZ导联心电图,不使用一般在诊疗中使用的12导联(lead)心电图。因此,在诊断中需要昂贵的装置及具有高技能的检查者,为了广泛普及而具有很大的课题。进而,使用特殊导联法的心电图的解析,由于过去测定的心电图数据数量较少,所以存在难以提高心房颤动的发病可能性的解析精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非侵害、廉价、容易且短时间的检查,即使在非发作时也能够高精度地判断心房颤动的发病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心房颤动解析装置,包括:
P波数据取得部,仅从基于在包含被检体的体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平面上的一个方向的导联的心电图、或者仅从在所述平面上正交的两个方向的导联的心电图,取得P波数据;
片段提取部,从由所述P波数据取得部取得的所述P波数据中提取P波片段;以及
解析部,基于所述P波片段的数量和/或所述P波片段的持续时间,解析心房颤动的发病的可能性。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
还包括测定所述心电图的心电图测定部。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中记载的发明中,
所述P波数据取得部从所述心电图中取得多个P波数据,
所述片段提取部对所述多个P波数据进行平均化而计算出平均P波数据,从所述平均P波数据中提取极值,在相邻的所述极值间的电位差超过了规定的值的情况下,提取连接该极值间的线作为P波片段。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3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