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93299.0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栗林延全;畑中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26;B29C45/57;B29C7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柴智敏;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树脂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通过使用辅助材料的树脂注塑成型在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上更简单地制造出任意所需形状的部分。通过由完成了组装的模具2a和2b形成所需形状的两个一次模腔4A,并将熔融的一次树脂5A注塑到两个一次模腔4A中,由此成型出两个筒状一分为二形状的成型体9a和9b,在使两个成型体9a和9b彼此隔着间隙11相向且内嵌于由移动位置后完成了组装的模具2a和2b形成的一个二次模腔4B中而成为筒状的状态下,将辅助材料7注入到注塑有熔融的二次树脂5B的二次模腔4B中,并在使由固化的二次树脂5B构成的内表面层10和由两个成型体9a和9b构成的外表面层9形成为一体的双层结构的树脂管8的外周面上设置任意所需形状的凸缘部9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管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可采用诸如气体辅助成型方法之类的使用辅助材料的树脂注塑成型,在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更简单地制造出具有任意所需形状的部分的树脂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树脂注塑成型来成型树脂管时,已知一种气体辅助成型方法,其中将熔融树脂注塑到模具中之后,将诸如氮气之类的高压气体注入到模具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有时也会将水、金属球、树脂球作为辅助材料来代替高压气体,以高压注入到模具中。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浮动型芯(辅助材料)的树脂注塑成型来制造具有内层和外层的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树脂管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在提出的该方法中,将作为内层以及外层的树脂分别填充到主模腔中之后,使浮动型芯从作为内层的树脂中穿过。由此,通过浮动型芯将规定量的作为内层的树脂从主模腔中挤出,从而成型出双层结构的树脂管。
在树脂管的外周表面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部分,例如,用于将树脂管固定在预定位置处的凸缘部等。但是,在专利文献2提出的成型方法中,由于需要在成型后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使其他构件与其形成为一体,因此使得制造工序变得复杂。因此,在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更简单地制造出任意所需形状的部分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81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1232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采用诸如气体辅助成型方法之类的使用辅助材料的树脂注塑成型,在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更简单地制造出任意所需形状的部分。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树脂管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使用了模滑动注塑用模具,该模滑动注塑用模具在一次成型时和二次成型时,将相互组装的位置设定为滑动到的位置,并且,在该制造方法中,在一次成型时,通过向由完成了相互组装的所述模具形成的两个一次模腔中注塑熔融的一次树脂,成型出两个筒状一分为二形状的成型体,在二次成型时,使两个所述成型体彼此成为隔着间隙相向且内嵌于由完成了相互组装的所述模具形成的一个二次模腔中而成为筒状的状态,将熔融的二次树脂注塑到该二次模腔中之后,将辅助材料注入到该二次模腔中,从而制造出使由固化的所述二次树脂构成的内表面层和两个所述成型体形成为一体的树脂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预先形成模具使一次模腔成为所需的形状,可以在一次成型时成型出具有所需外周形状的成型体。而后,在二次成型时,通过使由固化的所述二次树脂构成的内表面层和两个所述成型体形成为一体,可以在包括由二次树脂构成的内表面层和由一次树脂构成的外表面层的双层结构的树脂管的外周表面上更简单地制造出任意所需形状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举例示出了由本发明制造的树脂管,图1的(A)为纵剖面图,图1的(B)为横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3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