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体涂装装置和粉体涂装方法、粉体分散装置以及粉体分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3161.0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晓;富永圭介;广川治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川田 |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5C3/02;B05D1/18;B05D3/04;B05D3/12;B05D7/00;C01G33/00;H01M4/13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侯晓艳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体涂装 装置 方法 分散 以及 | ||
本发明的涂装装置(1)包括分散混合部(2)、输送部(3)和捕集部(4)。原料粉体和涂装液以浆料的状态被供给到分散混合部(4)。在分散混合部(2)中,由原料粉体和涂装液混合而成的浆料(混合材料)通过高压流体的气流被分散成表面被涂装液膜附着的粉体。粉体从分散混合部(2)被导入到输送部(3),由输送部(3)向捕集部(4)输送。在该输送中,附着在粒子的表面处的涂装液干燥,由此生成粒子的表面被前体包覆的粉体。导入到捕集部(4)的粉体流通过袋式过滤器(54)。由此,粉体被袋式过滤器(54)捕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涂装装置和粉体涂装方法、粉体分散装置以及粉体分散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表面改性/复合技术中,通过将不同的微粒子结合到粒子并用微粒子涂装粒子的表面,可以赋予粉体各种功能。这种表面改性/复合技术在食品、医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积极利用,此外,还用于电子部件和电池中使用的材料以提高电气特性。
作为粉末涂装方法,具有以下方法:使作为涂装材料的微粉体分散在溶剂中得到的涂装液附着到作为主要原料的原料粉体,并使该涂装液干燥,从而在原料粉体(粒子)的表面处形成微粉体的涂装层。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将流化气体导入到收纳有原料粉体的容器内,将涂装液喷射到由该流化气体流化的原料粉体上,进行在原料粉体上形成涂装层的涂装处理。在这样的装置中,在涂装过程中,当使涂装液雾化并附着时,如果喷射速度变快,则因液体交联力而凝聚,因此,涂装会需要时间,此外,由于涂装处理为批处理,因而整个工序也需要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在旋风状容器内使空气旋转的同时,使粉体和涂装液的喷雾混入到该旋转的空气流中,在与该容器连续的输送路径上对粉末形成涂装层,并捕集涂装处理后的粉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6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073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原料粉体目前也存在微粒化的倾向,并且,伴随微粒化,原料粉体的凝聚性变强。因此,期望进行涂装处理的装置具有更高的分散性。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任何一种装置中都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在维持原料粉体不凝聚的状态的同时在原料粉体的表面处形成均匀的涂装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由于粉体附着在喷射涂装液的喷嘴的周边而发生回收损失,这也是生产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粉体的分散性和涂装处理的效率的粉体涂装装置和粉体涂装方法、粉体分散装置以及粉体分散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粉体涂装装置包括:分散部,通过高压流体的气流,使原料粉体和包含涂装材料的涂装液的混合材料分散,并使涂装液的膜附着在原料粉体的表面处;输送部,随着气流输送从分散部流入的由涂装液的膜附着的原料粉体,在该输送中使涂装液干燥;以及捕集部,捕集通过输送部中的涂装液干燥而生成的复合粉体。
根据该结构,在分散部中,例如通过超音速的空气等的高压流体的气流,原料粉体和涂装液的混合材料分散成在原料粉体的表面处附着涂装液的膜而成的粉体。因此,可以抑制粉体的凝聚,并且,可以提高分散性。由此,可以通过连续工序进行对粉体的涂装处理。此外,由于在分散部中不具备喷射涂装液的喷嘴,因而没有因粉体附着在喷嘴周边而产生的回收损失,可以提高涂装处理的效率(粉体的回收效率)。
此外,通过将混合材料以浆料的状态导入到分散部,可以提高涂装材料对成为主要原料的粒子的附着率。
优选的是,高压流体被预先加温到预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川田,未经株式会社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3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