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92865.6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4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尾中洋次;松本崇;上村教将;加藤央平;米田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D1/047;F28D1/053;F28F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鹏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以及 制冷 循环 装置 | ||
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和气体集管,在热交换器中,当将空间内相互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以及Y方向时,气体集管在Y方向纵长地延伸而在Y方向形成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多个扁平管在Y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在多个扁平管的末端分别设有从X方向插入于气体集管的连接部,多个连接部间的间隔混合地形成有窄的部分和宽的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扁平管和气体集管的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成为以往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器中,有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混合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由制冷剂分配器向多个传热管分配制冷剂。并且,通过多个传热管使制冷剂从空气吸热而变成富气或者气体单相的状态,然后制冷剂流入气体集管而合流,合流的制冷剂经过制冷剂配管向蒸发器之外流出。
为了应对近年的能耗性能的提高和制冷剂量的削减,正推进热交换器所使用的传热管的细径化和多流路化。另外,随之将传热管从以往的圆管改用成由细径的流路构成的扁平管的情况较多。
在使用扁平管的场合,在扁平管与气体集管的连接部,为了确保钎焊性这样的制造性能,需要形成为相对于气体集管使扁平管向内部扎入的结构。在扁平管扎入到气体集管内部的场合,存在以下课题:当在气体集管内部合流制冷剂经过扁平管的扎入部时,因制冷剂流路的扩大或者缩小而导致压力损失增大,能效降低。
为了抑制这样的气体集管内部的压力损失,有设置旁通流路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27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设置旁通流路,所以存在气体集管大型化而相应地导致热交换器的安装面积减少的课题。另外,由于设置旁通流路,所以存在制造成本增加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简单的结构且能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扁平管,该多个扁平管从外部被供给热,使在内部流动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成为气体制冷剂;以及气体集管,该气体集管与上述多个扁平管的一端部连接,使从上述多个扁平管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合流,其中,当将空间内相互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以及Y方向时,上述气体集管在Y方向纵长地延伸而在Y方向形成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述多个扁平管在Y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在上述多个扁平管的末端分别设有从X方向插入于上述气体集管的连接部,上述多个连接部间的间隔混合地形成有窄的部分和宽的部分。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上述的热交换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多个连接部间的间隔混合地形成有窄的部分和宽的部分。由此,与气体集管连接的多个扁平管的连接部之中的任意的多个连接部接近。在该接近部分,邻接的连接部间的距离短,气体集管内部的邻接的连接部间的空间成为稳定的大小,相对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空间的扩大或者缩小不充分。因而,伴随于空间的扩大或者缩小的流体阻力变小,能削减制冷剂的涡旋区域,能降低气体集管内部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能提高热交换性能。因此,可实现简单的结构,并且能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以图1的A-A线的截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气体集管与2个扁平管的连接部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比较例中的等间隔配置的扁平管的向气体集管的连接部处的制冷剂流动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2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