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和绝缘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92321.X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吉井一洋;橘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50/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绝缘 构件 | ||
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与正极连接的正极引线,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在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层叠部和使正极集电体暴露的暴露部,正极引线具有与暴露部连接的一端部和从一端部向正极的外侧延伸的延伸部,该二次电池还具备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具有:基材部;耐热部,其形成于基材部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包含绝缘性的无机材料;以及粘合部,其覆盖基材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耐热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绝缘构件以耐热部与一端部的外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于正极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和绝缘构件。
背景技术
从确保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这样的构造:即使在产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短路部分也难以扩大,从而抑制发热。内部短路有时也以正极集电体的暴露部的与正极引线连接的部位为起点而产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粘合层使用包含粘合剂和绝缘性无机材料的绝缘构件,从而即使在由于导电性异物而产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发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38010号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将粘合剂与绝缘性无机材料混合,因而粘合层的粘合力降低,有可能发生剥离,因此在维持绝缘构件的粘合性这一点上还有改良的余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二次电池:能够抑制绝缘构件从正极剥离,而且即使在由于导电性异物而产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发热。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该二次电池具备正极和与正极连接的正极引线,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和在正极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层叠部和使正极集电体暴露的暴露部,正极引线具有与暴露部连接的一端部和从一端部向正极的外侧延伸的延伸部,该二次电池还具备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具有:基材部;耐热部,其形成于基材部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包含绝缘性的无机材料;以及粘合部,其覆盖基材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耐热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绝缘构件以耐热部与一端部的外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于正极的表面。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绝缘构件,其同与正极的表面连接的正极引线的一部分相对地配置,该绝缘构件的特征在于,该绝缘构件具备:基材部;耐热部,其形成于基材部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包含绝缘性的无机材料;以及粘合部,其覆盖基材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耐热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绝缘构件从正极剥离,而且即使在由于导电性异物而产生内部短路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发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圆筒形二次电池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从正极的一个表面侧观察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L1-L1的剖视图。
图4的(A)、图4的(B)以及图4的(C)分别是表示绝缘构件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一例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在用“上下”表示图1、图3和图4的纸面纵向的情况。
图1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圆筒形二次电池的轴向剖视图。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10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例。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不限定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也可以是其他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2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