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套筒、拉压杆和用于制造拉压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91901.7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A·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GMT古米金属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F16B7/02;F16B7/04;F16B17/00;F16B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套筒 拉压杆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套筒(1)和/或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套筒(1)的拉压杆(2),所述连接套筒具有基体(3)、在外周侧上构造或设置在基体(3)上的耦联区段(4)并且具有通孔(5),其中,所述拉压杆(2)具有密封在基体(3)与管状体(26)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密封件(6),并且所述拉压杆(2)具有至少封闭通孔(5)的第二密封件(7),管状体(26)在内周侧上具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套筒(1)的耦联区段(4)对应的对应耦联区段(27),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套筒(1)和管状体(26)在装配位置中在由耦联区段(4)和对应耦联区段(27)构造的接触区域(28)中至少部分地彼此直接贴靠,并且接触区域(28)被第一密封件(6)和第二密封件(7)向外部密封,从而没有湿气到达接触区域(28)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适合用于制造拉压杆,所述连接套筒具有基体、在外周侧上构造或设置在基体上的耦联区段并且具有通孔。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拉压杆,所述拉压杆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套筒和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在内周侧具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套筒的耦联区段相对应的对应耦联区段,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套筒和所述管状体在由耦联区段和对应耦联区段形成的接触区域中彼此接触。
此外,本发明涉及连接套筒的用于制造拉压杆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拉压杆的方法。
最后,本发明涉及拉压杆的作为在飞机中的构件的应用。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连接套筒和开头所述类型的拉压杆例如在飞机制造业中多样化地作为构件的悬挂装置使用和/或用于加固结构(如飞机的机身)而使用。
特别是在飞机制造业中,为了最广泛的用途,在机舱之内和也在机舱之外的与安全有关的区域中需要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在非常长的时间段上无干扰地且防故障地起作用,而无需维护。
就拉压杆而言,这意味着,必须以非常紧密的相继间隔预防性地维护拉压杆,并且必须在相对短的使用持续时间之后例行更换或至少在维护进程中卸除、拆解、检测和重新安装拉压杆。这些工作与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相关联。
在飞机制造业中经常直接使用由至少两种不同金属制成的拉压杆。例如已知如下拉压杆:所述拉压杆具有经常由铝制成的管状体和由不锈钢制成的连接套筒。基于贵的金属与不太贵的金属的前述结合,一旦作为电解质起作用的腐蚀介质渗入到接触区域中,则在不同金属的接触区域中导致在各金属材料之间的电化学反应。由于电化学反应而最终导致所谓的双金属腐蚀,其也以术语“接触腐蚀”和“电偶腐蚀”已知。基于不同的电极电位,在各金属材料之间形成电压,从而不太贵的金属的原子的电子游动到较贵的金属中并且由此造成与电解质的反应。因此导致由不太贵的金属组成的材料的氧化和损坏。
腐蚀介质通常是液体、例如具有溶解的盐的水。如果在两种不同的贵的金属的接触区域中出现湿气,则存在出现双金属腐蚀的风险。特别是在飞机中由于飞机在运行期间所经受的温差大,所以不能避免在拉压杆上形成冷凝水。
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在拉压杆处出现双金属腐蚀,已经普遍的是,至少给拉压杆的倾向于腐蚀的构件设置表面覆层。目前已知的适合于避免双金属腐蚀且特别是适合于在飞机制造业中使用的表面覆层的一个显著缺点在于,所述表面覆层经常使用有毒的和/或环境有害的物质。例如已知用于钝化的阳极工艺或化学工艺。然而,这些工艺例如基于镉和六价铬化合物(CrO3;Cr6),它们被分级为关键危险物质,并且也由于欧盟的REACH法规而应当在未来避免使用它们,以便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于危险。然而如果没有所述物质,则现在无法满足当今的对腐蚀保护的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拉压杆的连接套筒和/或一种拉压杆,其消除了前述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MT古米金属技术有限公司,未经GMT古米金属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91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