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晶片的极低氧浓度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83663.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广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晶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梅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片 低氧 浓度 测定 方法 | ||
1.单晶硅晶片中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其为单晶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小于1.0×1016atoms/cm3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具有:
在测定硅晶片的表面、无间隙氧的参考硅晶片的表面和间隙氧浓度已知的标准硅晶片的表面分别形成相同厚度的SiO2膜的步骤1、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分析法(FT-IR)测定带SiO2膜的测定硅晶片、带SiO2膜的参考硅晶片和带SiO2膜的标准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步骤2、
由带SiO2膜的测定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和带SiO2膜的参考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求出红外吸收差光谱(透射谱),求出对应于间隙氧的吸收峰的强度的步骤3、
对比前述间隙氧的峰强度、带SiO2膜的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的峰强度,基于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浓度值算出测定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的步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硅晶片中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SiO2膜的厚度为2~40nm。
3.单晶硅晶片中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其是单晶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小于1.0×1016atoms/cm3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具有:
在测定硅晶片的表面、无间隙氧的参考硅晶片的表面和间隙氧浓度已知的标准硅晶片的表面形成氮化膜的步骤1、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分析法(FT-IR)测定带氮化膜的测定硅晶片、带氮化膜的参考硅晶片和带氮化膜的标准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步骤2、
由带氮化膜的测定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和带氮化膜的参考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求出透射谱,求出对应于间隙氧的吸收峰的强度的步骤3、和
对比前述间隙氧的峰强度和带氮化膜的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的峰强度,基于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浓度值算出测定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的步骤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硅晶片中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氮化膜的厚度为1~10nm。
5.单晶硅晶片中的氧浓度的测定方法,其是单晶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小于1.0×1016atoms/cm3的氧浓度测定方法,具有:
在测定硅晶片的表面、无间隙氧的参考硅晶片的表面和间隙氧浓度已知的标准硅晶片的表面形成聚乙烯膜的步骤1、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分析法(FT-IR)测定带聚乙烯膜的测定硅晶片、带聚乙烯膜的参考硅晶片和带聚乙烯膜的标准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的步骤2、
由带聚乙烯膜的测定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和带聚乙烯膜的参考硅晶片的红外吸收光谱求出透射谱,求出对应于间隙氧的吸收峰的强度的步骤3、和
对比前述间隙氧的峰强度与带聚乙烯膜的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的峰强度,基于标准硅晶片的间隙氧浓度值算出测定硅晶片中的间隙氧浓度的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晶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球晶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3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模块系统和用于控制光模块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起泡性外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