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盔和充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83570.2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航;山田学;平松将纪;松本悠祐;松冈直哉;青井幸佑;田中良昌;浅冈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NS西日本株式会社;株式会社SHOEI |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琳;姚开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盔 充电 系统 | ||
1.一种头盔,其包括外表面由外壳构成的头盔主体和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的内侧,以面向头盔主体的内侧或下方的方式设置有经由电源侧电缆与电源相连的电源侧连接器和在对所述电池充电时与所述电池相连的充电用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连接器被设置成面向所述头盔主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用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的内表面的覆盖头盔佩戴者侧头部或后头部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盔主体的覆盖头盔佩戴者颚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根据所述充电用连接器与所述电源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控制对所述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
所述充电用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的内表面的覆盖头盔佩戴者颚部的位置处。
5.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所述电源侧连接器以及所述电源侧电缆,其特征在于:
在放置充电状态下,所述电源侧连接器与所述平坦面之间保持有距离,所述放置充电状态为将所述头盔主体以所述头盔主体的下端面朝向下侧的方式放置在平坦面上且已将所述充电用连接器与所述电源侧连接器彼此连接起来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盔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间隙形成部,在所述放置充电状态下,在该间隙形成部与所述平坦面之间形成所述电源侧电缆能够插入的间隙。
7.一种头盔,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内侧的冲击吸收衬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衬垫由热传导率比所述外壳低的材料制成,
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冲击吸收衬垫之间设置有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具有电池盒和收纳在该电池盒中的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空气层存在于所述冲击吸收衬垫与所述电池单元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热传导率在0.2W/(m·K)以上,
所述冲击吸收衬垫的热传导率在0.05W/(m·K)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部与所述冲击吸收衬垫的下端部之间并朝下方露出,或者所述电池单元被由热传导率比所述冲击吸收衬垫高的材料制成的部件从下方覆盖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盒的热传导率小于0.2W/(m·K)。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衬垫的在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电池单元的区域的厚度被设定在20mm以上。
13.一种头盔,其具有外表面由外壳构成的头盔主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盔主体的下端面和外壳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开口部,
在所述外壳的内侧设置有电池单元,该电池单元包括电池和电池盒,该电池盒具有将从该电池排出的排出气体引出的引出孔并收纳所述电池,
所述头盔主体的开口部和所述电池盒的引出孔彼此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盔主体的开口部与电池盒的引出孔之间形成有将从所述引出孔引出的排出气体向所述开口部引导的排气通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头盔主体的开口部或所述电池盒的引出孔上设置有防水透气过滤器,以限制水进入所述电池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S西日本株式会社;株式会社SHOEI,未经NS西日本株式会社;株式会社SHOE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35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