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给药装置的刺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81609.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U·斯特雷特;P·霍斯泰特勒;C·霍福尔;R·玛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技医疗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陈浩然 |
地址: | 瑞士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装置 刺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药装置(1)的刺入装置(10),包括:弹性元件(80),利用其可产生用于刺入的预紧力;底座(30);相对于底座(30)从固定位置沿刺入方向可移动的插管单元,其中,插管单元沿刺入方向被加载以预紧力。给药装置(1)另外包括:固定元件(50),其可将被加载以预紧力的插管单元保持在固定位置中且具有热敏区域(52),该热敏区域在加热时在机械应力下可变形;和加热元件(41),利用其可加热固定元件(50)的热敏区域,从而使得固定元件(50)的热敏区域(52)可由于预紧力变形且由此插管单元可从固定位置沿刺入方向移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借助于被引入到身体中的插管(Kanüle)对液态物质、尤其药物或医疗物质(例如胰岛素和激素类药物)进行给药的医疗给药装置(或管理装置,即Verabreichungsvorrichtung)的领域。尤其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刺入装置(Einstechvorrichtung),利用其可自动地将插管刺入到身体中,其方式为,该插管例如从给药装置或从插管壳体中驶出。在插管侵入到身体中之后,医疗物质可通过插管经配量地被给出到身体处。
背景技术
为了医疗物质或液体的给药经常使用注射器、注射笔或输液泵。输液泵可被联接到输液套件处,以便于将物质或液体经配量地给出到患者的身体组织中。受控制的物质给药的一种可行性方案是通过便携式泵的给出,用户随身携带该泵或该泵直接被粘贴到其皮肤上。后者也被称作贴片泵。在两种情况中,待给出的物质由泵通过被引入到用户身体中的插管被给出。插管的引入可手动地(例如借助于已知的输液套件)实现。备选于插管的手动插入,自动的刺入装置也是已知的。
EP 1 549 382 B1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贴片泵的刺入装置。该刺入装置包括柔性的和刚性的插管,其中,刚性的插管处在柔性的插管的内部中。另外,刺入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带动元件(其与柔性的插管相连接)和可移动的缩回元件(其与刚性的插管相连接)。当借助于电气操纵移动“形状记忆”元件时,锁定元件被转移,由此经预紧的刺入弹簧可卸压且由此带动元件与缩回元件一起从壳体中移出,由此两个插管被刺入到患者的皮肤中。带动元件包括径向从插管伸出的柔性的指状物,其将固持元件(Rückhalteelement)在刺入过程的情形中与带动元件联接。然而一旦带动元件完全驶出,形状配合就被取消且柔性的指状物可与固持元件脱离。由此,同轴于刺入弹簧布置的且经预紧的缩回弹簧可卸压且由此缩回元件与刚性的插管一起朝向保持元件移回到壳体中。因此,刚性的插管被从皮肤中拔出,而柔性的插管保留在皮肤中且实现从泵的贮存器到皮肤中的流体路径。
为了释放或触发刺入过程使用“形状记忆”元件、机械促动器亦或热元件,如例如在US 9,220,838 B2中所描述的那样。该文献公开了一种刺入装置,在其中插管在壳体中通过刺入弹簧被预紧,其中,刺入弹簧通过固持件阻止卸压和插管的进给。该固持件是可转动的杠杆,其一方面由另一触发弹簧在释放方向上被加载以力。可转动的固持件通过促动器克服触发弹簧的力被保持在闭锁位置中,其中,在操纵促动器和释放固持件之后固持件通过触发弹簧被从闭锁位置抽拉到释放位置中,从而使得刺入弹簧可卸压且可引起插管插入。在一种实施形式中,用于克服触发弹簧的力对固持件进行固持的促动器可以是钩子元件,其与熔融件(Schmelzteil)相连接,该熔融件由线材以加热线圈的形式被缠绕。如果电流流动通过线材,该熔融件熔化,从而使得固持件由触发弹簧的力引起地围绕转动轴线转动且在功能上释放刺入弹簧。
刺入装置的这种已知的触发机构具有如下缺点,即,其需要昂贵的机械促动器,或者-在热促动器的情况中-造成需要大量空间的复杂结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技医疗股份公司,未经科技医疗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81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