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9309.5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滨本浩平;日根野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29/10 | 分类号: | B29D29/10;F16G5/06;F16G5/20;F16G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传动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传动带,其是具有压缩层和针织布的摩擦传动带,其中,压缩层表面被上述针织布被覆,上述针织布具有上述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重叠的重叠部,上述重叠部具有使上述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胶粘的含有胶粘成分的胶粘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层表面被针织布被覆的摩擦传动带以及上述摩擦传动带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辅机驱动用途、农用机械的驱动用途,广泛使用摩擦传动带。作为摩擦传动带,可以例示平带、V带、多楔带等,摩擦传动带与以通过带轮的齿部与带的齿部的机械性嵌合来传递动力的齿形带为代表的啮合传动带相区别地使用。其中,多楔带能够兼顾传动能力高和耐弯曲疲劳性,因此通常用作汽车的辅机驱动用途。
在多楔带中,为了提高耐磨损性、或者调整摩擦系数,存在摩擦传动面被增强布被覆的多楔带。增强布可以应用机织布、针织布、无纺布等,作为构成这些增强布的纤维,可以根据耐磨损性、吸水性等的要求使用各种纤维。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楔带,其特征在于,肋表面(摩擦传动面)被帆布(增强布)被覆,帆布在规定的两个方向自由伸缩,该帆布含有弹性纱和至少一种非弹性纱,该非弹性纱含有纤维素基的纤维或纱。作为在这样的带中所使用的帆布(增强布),例示有无缝或接缝的筒状帆布(参见专利文献1的第0020段)。
通常,为了提高与带主体的橡胶组合物的胶粘性,对增强布实施胶粘处理。此时,对于专利文献1所例示的无缝筒状帆布而言,存在如下问题:不能应用连续的胶粘处理,因此生产率降低,或者需要准备与带长度对应周长的无缝筒状帆布,半成品增多。
因此,为了能够进行增强布的连续的胶粘处理,提高生产率,进行了如下操作:对能够进行连续的胶粘处理的长条的增强布实施胶粘处理,对胶粘处理结束后的增强布进行接缝(接合),制作筒状的增强布。这种情况下,作为增强布的接合方法,利用热熔敷、超声波熔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39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利用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的接合由于增强布(针织布)的边缘部分彼此处于对接的状态,因此,有可能强度不充分而在接合部分发生破裂,或者以破裂为起点而增强布从肋表面剥离。另外,由熔敷形成的接合部分成为纤维熔化凝固的状态,因此增强布的伸缩性降低。在伸缩性降低的增强布的接合部分,在带弯曲时应力集中,因此有可能在形成肋部的橡胶中容易产生裂纹。因此,要求改善这些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高被覆摩擦传动带的压缩层表面的针织布(增强布)的接合部分的强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摩擦传动带是具有压缩层和针织布的摩擦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压缩层表面被上述针织布被覆,上述针织布具有上述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重叠的重叠部,上述重叠部具有使上述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胶粘的含有胶粘成分的胶粘区域。
在被覆摩擦传动带的压缩层表面的针织布通过不具有重叠部的对接而接合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提高针织布的接合部分的强度,在接合部分发生破裂,针织布容易从压缩层表面剥离。另外,即使在针织布具有重叠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胶粘区域,仅利用针织布所含有的胶粘成分,针织布的接合部分的强度不充分,同样地针织布容易从压缩层表面剥离。因此,通过在重叠部设置使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一端的上表面侧与另一端的下表面侧之间)胶粘的含有胶粘成分的胶粘区域,能够增强接合部分,使针织布难以从压缩层表面剥离。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摩擦传动带中,上述重叠部还可以具有上述针织布的一端与另一端未胶粘的非胶粘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未经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9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
- 下一篇:基于RSU的交通工具操纵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