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极套管针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6580.3 | 申请日: | 201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妮·帕琼克-谢林;马丁·豪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雅医疗科技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B5/0538;A61B5/15;A61N1/36;A61M19/00;C23C1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套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套管针(10,10'),包括:具有远端(14)和近端的套管针管(12),第一电极(22)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24,26,28a,28b,28c)。套管针管(12)具有套管针管主体(18)和使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4)彼此电绝缘的涂层(20)。套管针管(12)的远端具有远侧尖端(16),并且在近端处布置有套口,其具有用于电极(22,24)的电接触连接件。电绝缘涂层(20)和至少第二电极(24,28a,28b,28c)以薄膜工艺施加到套管针管主体(18)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套管针。
背景技术
多极套管针是已知的,例如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双极套管针,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构成为彼此电绝缘的。这里,一种已知的结构在于,将绝缘塑料管形式的电绝缘涂层施加到套管针管主体上并将另一导电管状体施加到电绝缘管上。因此,这样构成的套管针具有大的壁厚并因此具有大的横截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套管针,其具有较小的尺寸以减少受伤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多极套管针和具有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用于制造多极套管针的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多极套管针包括:具有远端和近端的套管针管,以及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其中,套管针管具有套管针管主体和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绝缘的涂层,其中,套管针管的远端具有远侧尖端,其中,电绝缘涂层和至少第二电极以薄膜工艺施加到套管针管主体上。
与双管形式的多极套管针的常规结构相比,根据本发明将电绝缘涂层和至少第二电极以薄膜工艺施加到套管针管主体上能够使套管针的横截面明显更小。
优选地,第一电极由套管针管主体形成,由此实现了一种紧凑结构。
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电绝缘涂层具有几微米的厚度,优选小于1微米的厚度。由此,可显著减小多极套管针横截面的外部尺寸。
优选地,第二电极具有几微米的厚度,优选小于1微米的厚度。由此,可显著减小多极套管针的直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电绝缘涂层由聚对二甲苯制成。聚对二甲苯适于在多种基底材料上进行涂覆,并适于对多种几何体进行涂覆,从而它们特别适于对套管针管主体进行涂覆。
优选地,电绝缘涂层覆盖套管针管主体的远侧部段,除了远侧尖端之外,或者基本完全覆盖。由此,可在套管针管主体和附接在绝缘涂层中或绝缘涂层上的第二电极之间实现良好的绝缘。
有利地,第二电极以薄膜工艺施加到电绝缘涂层上,由此可实现第二电极小的层厚度。
特别优选地,第二电极由铝制成,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并且可很好地粘附到各种材料上,例如聚对二甲苯。
有利地,第二电极布置成与电绝缘涂层的远端隔开一定距离,尤其覆盖电绝缘涂层,除了远侧的环状圆周部段之外。由于与电绝缘涂层的远端隔开一定距离,可在第二电极与套管针管主体之间实现良好的电绝缘。第二电极覆盖电绝缘涂层,除了远侧的环状圆周部段之外,可提供具有良好导电特性的大面积第二电极。
有利地,在第二电极上至少部段地布置有第二电绝缘涂层。
有利地,第二电绝缘涂层由聚对二甲苯或白漆制成。尤其是在第二电极由铝制成的情况下,白漆适合作为第二电绝缘涂层,以尽可能少地损害铝层的导电性。
优选地,第二电绝缘涂层覆盖第二电极,除了至少一个远侧布置的有源部段之外,以使使用者能够安全地操作所述套管针。第二电极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多于一个的有源部段,由此可实现电极结构的复杂几何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雅医疗科技集团公司,未经宝雅医疗科技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6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极套管针
- 下一篇:光学膜、相位差膜、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