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识别样本身份和样本类型的自动样本和标准品制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5972.8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M·P·菲尔德;D·R·维德林;G·张;K·哈恩;L·张;M·勒;K·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础科学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 地址: | 美国内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样本 身份 类型 自动 标准 制备 | ||
描述了基于检测到的唯一样本身份和位置来管理样本制备和分析系统的系统及方法。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样本数据管理器将样本类型和供样本制备系统执行的样本类型协议存储在样本分析信息系统上;利用样本记录管理器将被定位在样本容器上的唯一识别符与样本类型之间的关联存储在样本分析信息系统上;在样本制备系统处利用样本制备系统的识别符捕获装置识别唯一识别符;基于与唯一识别符相关联的样本类型,从样本分析信息系统访问样本类型协议;以及基于通过样本数据管理器分配给样本类型的样本顺序使取样程序依序执行样本类型协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8年9月28日提交、名称为“AUTOSAMPLERWITH AUTOMATIC SAMPLE AND STANDARD PREPARATION BASED ON RECOGNITION OF SAMPLEIDENTITY”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2/738,527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序号62/738,527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许多实验室场合中,通常需要同时分析大量的化学或生化样本。为了使这些过程流水线化,已经使对样本的操纵机械化。这种机械化取样通常被称为自动取样,并且利用自动取样装置或自动取样机来执行。
发明内容
描述了用于基于检测到的唯一样本身份和位置来管理样本制备和分析系统的系统及方法。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样本数据管理器将样本类型和供样本制备系统执行的样本类型协议存储在样本分析信息系统上;利用样本记录管理器将被定位在样本容器上的唯一识别符与所述样本类型之间的关联存储在所述样本分析信息系统上;在所述样本制备系统处利用所述样本制备系统的识别符捕获装置识别所述唯一识别符;基于与所述唯一识别符相关联的样本类型从所述样本分析信息系统访问样本类型协议;以及基于通过所述样本数据管理器分配给所述样本类型的样本顺序使取样程序依序执行所述样本类型协议。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拣选。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作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的不同实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或相同项。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示例性样本制备系统网络的图,该样本制备系统网络用于根据唯一样本身份自动识别唯一样本并应用指定的样本制备协议,以将样本和标准品排序并使其准备好用于分析。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样本数据管理器的示例性用户界面的图示。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样本记录管理器的扫描器与样本分析信息系统的视图,该样本记录管理器用于记录与样本容器的唯一身份相关联的信息。
图4是具有待由样本记录管理器和样本制备系统扫描的唯一识别符的示例性样本容器的等距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样本记录管理器的示例性用户界面的图示。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质量秤的样本制备系统的等距视图,该质量秤用于测量样本的重量,并便于提供指定的重量边界以按重量制备样本。
图7A是在样本制备系统处被定位样本支架或保持器中的示例性样本容器的等距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具有用于扫描样本容器上的唯一识别符的识别符捕获装置的样本制备系统的等距视图。
图7C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的具有识别符捕获装置的样本制备系统的等距视图,该识别符捕获装置用于扫描由样本支架保持的样本容器上的唯一识别符。
图8是具有识别符捕获装置的样本制备系统的识别装置臂组件的等距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础科学公司,未经基础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