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及具备该凸台的压力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75875.9 | 申请日: | 2019-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7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金大根;李教敏;高永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天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7C1/16 | 分类号: | F17C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崔今花;周艳玲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力容器 具备 | ||
1.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凸台主体,形成有连接压力容器的内外部的通孔;以及
凸台接合部,包围所述凸台主体的外表面且向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凸台接合部的外侧面与内胆的开口面构成面接触来接合,所述凸台接合部具有如下的剖面形状:所述外侧面由连接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三个以上的线段组成且包括至少一个凸拐角和至少一个凹拐角,
所述外侧面具备阶梯式剖面,所述阶梯式剖面包括位于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侧的第一侧面部分、位于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上表面侧且与所述第一侧面部分相隔的第二侧面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台阶面,
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分分别以倾斜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分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侧面部分与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相比具有离中心线更远的隔开距离,
所述第一侧面部分以随着朝向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侧而离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减小的形态倾斜,并且所述第二侧面部分以随着朝向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上表面侧而离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减小的形态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胆的开口面和所述凸台接合部的外侧面相接合的界面中,至少一部分被激光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主体由金属材料形成,
所述凸台接合部为塑料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用于将所述凸台接合部和所述凸台主体彼此固定的固定槽和固定突起方式的物理结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台主体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顺着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沿径向扩展形成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槽,
在所述凸台接合部形成有所述固定突起,所述固定突起通过所述固定槽突出,并且所述固定突起的端部沿径向扩展而卡合到所述凸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形成为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接合部由在塑料材料中增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接合部的塑料材料为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或包括聚烯烃类树脂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复合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力容器的凸台,其特征在于,
具备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包围所述凸台主体的外周面且向所述凸台接合部的内部延伸。
10.一种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料材料的内胆;
凸台;以及
包围所述内胆的外周面的复合材料壳体,
所述凸台包括:
形成有通孔的金属制的凸台主体;和
凸台接合部,所述凸台接合部由塑料材料或塑料复合材料形成,并且包围所述凸台主体的外表面且向径向外侧延伸形成,所述凸台接合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内胆的开口面构成面接触来接合,所述外侧面具有如下的剖面:该剖面具备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侧的第一侧面部分、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上表面侧的第二侧面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侧面部分和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台阶面,所述第一侧面部分以随着朝向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下表面侧而离通孔的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减小的方式倾斜,并且所述第二侧面部分以随着朝向所述凸台接合部的上表面侧而离所述通孔的所述中心线的径向距离减小的方式倾斜,所述凸台接合部具备用于与所述凸台主体物理固定的物理结合部,所述凸台接合部与所述凸台主体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天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乐天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8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显窃启密封件的包装件
- 下一篇:基于3D人癌模型的组合式药物开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