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75874.4 | 申请日: | 201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6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弘田宪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光生物科技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器 | ||
1.一种捕虫器,其包括:
光源,其针对粉虱类、蓟马类、蚜虫类、苍蝇类的虫放射产生趋光性的光,其中蚜虫类有翅;
研钵状反射部,其配置于上述光源的铅垂下方,且将从上述光源发出的光向铅垂上方反射;
圆筒部,其配置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的铅垂下方,且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延伸;
风扇,其产生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向上述圆筒部内吸引的气流;以及
网,其配置于上述风扇的铅垂下方,捕获虫,
上述捕虫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的放射波长在545nm附近、及575nm附近具有两个局部的放射峰值,
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具有在芒塞尔颜色体系中色相为10YR~10Y的范围内的同系色的塗膜,
在将上述光源的545nm附近的放射强度设为A,并将575nm附近的放射强度设为B时,比率A/B具有0.7<A/B<1.7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实施了塗膜的荧光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LED元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研钵状反射部的虫的吸引空间配置有网眼大小不足5mm的网状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放射波长在565nm附近具有最大放射峰值的辅助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放射波长在565nm附近具有最大放射峰值的辅助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光源由LED元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光源由LED元件构成。
9.一种捕虫器,其包括:
光源,其针对粉虱类、蓟马类、蚜虫类、苍蝇类的虫放射产生趋光性的光,其中蚜虫类有翅;
研钵状反射部,其配置于上述光源的铅垂下方,且将从上述光源发出的光向铅垂上方反射;
圆筒部,其配置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的铅垂下方,且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延伸;
风扇,其产生从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向上述圆筒部内吸引的气流;以及
网,其配置于上述风扇的铅垂下方,捕获虫,
上述捕虫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的放射波长在545nm附近、565nm附近以及575nm附近具有三个局部的放射峰值,
上述研钵状反射部具有在芒塞尔颜色体系中色相为10YR~10Y的范围内的同系色的塗膜,
在将上述光源的545nm附近的放射强度设为A,且将575nm附近的放射强度设为B时,比率A/B具有0.7<A/B<1.7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实施了塗膜的荧光灯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由LED元件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研钵状反射部的虫的吸引空间配置有网眼大小不足5mm的网状物。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放射波长在565nm附近具有最大放射峰值的辅助光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放射波长在565nm附近具有最大放射峰值的辅助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光生物科技,未经株式会社光生物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58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