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遮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4809.X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下平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E06B9/42;E06B9/5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遮光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即使在关闭铰链门时从一定方向受到强烈的冲击时,也可以防止产生异常声音。卷绕式遮光装置10设置有片状构件12、用于使片状构件12卷绕的卷绕轴20以及固定到铰链门且可旋转地支撑卷绕轴20的支撑构件40。支撑构件40具有多个弹性变形部52、53、55,该多个弹性变形部52、53、55按压并可旋转地支撑穿过通孔51的卷绕轴20的外周边。多个弹性变形部52、53、55具有多个第一弹性变形部52、53,该多个第一弹性变形部52、53从卷绕轴20的中心相对于铰链门沿关闭方向布置,并且相对于穿过通孔51的中心且在铰链门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延伸的线以线对称的方式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诸如汽车之类的车辆上的卷绕式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遮光装置的结构,该卷绕式遮光装置包括:卷绕管;轴承,该轴承分别收纳在卷绕管的两个端部中,并且每个轴承均具有贯穿部;以及可变形环,该可变形环分别附接在卷绕管内部和轴承的贯穿部周围。该环在其端部包括:至少两个凸台;以及从凸台延伸并具有向内指向的自由端部的至少两个支脚。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对应的轴承的贯穿部设置在对应的环中时,环的支脚的自由端部与轴承的贯穿部接触,并且环的凸台与卷绕管接触。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No.171740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技术中,由于伴随着遮光物的展开和收纳,环可能不会与卷绕管的旋转一起旋转,因此在遮光物的展开和收纳时环的支脚的自由端部在周向上的位置不固定。因此,当铰链门关闭时,从一定方向向遮光装置施加较大的冲击时,根据环的支脚的自由端的位置,在环和轴承之间可能会产生间隙,这会产生异常声音。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即使在关闭铰链门时从一定方向施加较大的冲击时,该技术也能够减少在卷绕式遮光装置中产生异常声音。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将被附接到车辆的铰链门的卷绕式遮光装置,该卷绕式遮光装置包括:片状构件;卷绕轴,该卷绕轴具有外周部,片状构件的一端附接到该外周部,该卷绕轴被配置成在使片状构件卷绕的方向上被偏压;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被配置成固定到铰链门,支撑构件包括:壁部,该壁部形成有通孔,卷绕轴的端部穿过该通孔;以及多个弹性变形部,该多个弹性变形部形成在通孔的内周面上,多个弹性变形部按压并可旋转地支撑穿过通孔的卷绕轴的外周部,其中,多个弹性变形部包括相对于卷绕轴的中心在铰链门的关闭方向上设置的多个第一弹性变形部,多个第一弹性变形部相对于穿过通孔的中心且在铰链门的打开和关闭方向上延伸的线以线对称的方式设置。
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多个弹性变形部还包括相对于卷绕轴的中心在铰链门的打开方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弹性变形部。
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二方面的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在铰链门的关闭操作结束时将在惯性下运动的卷绕轴在使第一弹性变形部在关闭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同时在惯性下运动的卷绕轴的运动量,小于由于卷绕轴穿过通孔而引起的第二弹性变形部在静止状态下在打开方向上的变形量。
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由于卷绕轴穿过通孔而引起的第二弹性变形部在静止状态下在打开方向上的变形量大于由于卷绕轴穿过通孔而引起的第一弹性变形部在静止状态下在关闭方向上的变形量。
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多个弹性变形部由两个第一弹性变形部和一个第二弹性变形部组成。
第六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卷绕式遮光装置,其中,弹性变形部中的每一个都形成为将通孔的内周面上的在周向上不同的两个点连接的弓弦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芦森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芦森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4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