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4637.6 | 申请日: | 201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奥菲欧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言者 语音 还原 功能 耳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本发明的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包括:外壳,形成有贯通孔;至少一个扬声器驱动单元,设置于外壳内部,形成有背孔(Back Hole);入耳式麦克风(In‑earmicrophone),其以与内部设有所述扬声器驱动单元的空间分离的方式设置于内部,扬声器驱动单元及入耳式麦克风以凭借隔离件隔离于所述贯通孔的方式设置于内部,连通贯通孔与背孔的微孔则形成于隔离件,在微孔与背孔之间形成有共振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示一种防噪带麦耳机,更具体地说,揭示一种遮蔽外部噪音而提高扬声器音响及发言者语音的品质的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
背景技术
带麦耳机通常是入耳式耳机(In-ear earphone),是一种以插入耳廓及外耳道的状态听取音响的音响设备。
另一方面,随着带麦耳机插入外耳道而带麦耳机内侧(人体压力)与外侧(大气压)发生气压差。即,形成于带麦耳机的耳塞紧贴外耳道内壁而使得带麦耳机内侧与外侧发生气压差。
该气压差会影响扬声器驱动单元的振动板,具体地说,会出现振动板偏向带麦耳机外侧的现象。该现象导致音响输出较难并且让声音扭曲。
为此,为了防止该振动板偏置,在扬声器驱动单元的后尾形成有背孔(BackHole)。形成于扬声器驱动单元的后尾的背孔则和形成于外壳的贯通孔连通而让带麦耳机内侧与外侧的气压维持相同值。凭此,振动板能在正确位置振动。在此,扬声器驱动单元可大致区分为动态驱动单元(Dynamic driver unit)与平衡电枢驱动单元(Balancedarmature driver unit)。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人为调整使得在振动板动作时产生不同的压差,作为其方法之一,利用网格(Mesh)密度相异的阻尼器等覆盖背孔。也可以利用该方法调整扬声器驱动单元。
然而,形成于扬声器驱动单元的后尾的背孔却扮演着让外部噪音进入的路径。为此闭锁形成于扬声器驱动单元后尾的背孔的话,会发生前述振动板偏置现象而无法用于飞行器或高海拔山岳地带等区域。而且,闭锁了扬声器驱动单元的背孔的话,振动板的振动被抑制而使得声音扭曲。
为此,需要一种既能阻止外部噪音通过形成于扬声器驱动单元后尾的背孔流入又能提高扬声器音响及发言者语音品质的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其在分离安装空间的隔离件形成有微孔而连通形成于外壳的贯通孔和形成于扬声器驱动单元的背孔,在微孔与背孔之间形成共振空间,从而不仅能遮蔽外部噪音,还能凭此提高扬声器音响及发言者语音的品质。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具有发言者语音还原功能的带麦耳机包括:外壳,形成有贯通孔;至少一个扬声器驱动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背孔(Back Hole);以及入耳式麦克风(In-ear microphone),其以与内部设有所述扬声器驱动单元的空间分离的方式设置内部;
所述扬声器驱动单元及入耳式麦克风以凭借隔离件隔离于所述贯通孔的方式设置于内部,连通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背孔的微孔形成于所述隔离件,在所述微孔与所述背孔之间形成有共振空间。
此时,形成有所述微孔的所述隔离件可以是包含所述背孔并覆盖所述扬声器驱动单元的后尾的共振壳。而且,所述隔离件可以是所述外壳的内壁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
另一方面,优选地,所述微孔以100μm以下或40μm以下的直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奥菲欧,未经(株)奥菲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4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