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卷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3326.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安托-克里斯汀·格拉瑟;M·休格;F·昆兹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3 | 分类号: | B60R22/343;B60R22/4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刘金峰 |
地址: | 瑞典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卷收器 | ||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框架中的卷带轴(23),以及·‑用于在所述安全带的拉出方向锁止所述卷带轴的锁止装置,以及·‑带控制盘(1)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控制所述锁止装置的齿部,以及·‑电动执行器(2),具有在与所述控制盘的所述齿部的啮合方向受弹簧力作用的第一锁止杆(3),以及·‑ECL锁止杆(4),所述ECL锁止杆在第一位置中在第一次安全带拉出过程中将所述执行器的所述第一锁止杆锁止在与所述控制盘的所述齿部不啮合的位置中,以及·‑LC锁止杆(5),所述LC锁止杆在第一位置中在低于预定的安全带拉出长度时将所述执行器的所述第一锁止杆锁止在与所述控制盘的所述齿部不啮合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在超过所述预定的安全带拉出长度时借助于转换装置(8)将其移动到不锁止所述第一锁止杆的第二位置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安全带卷收器。
原则上,车辆中的安全带卷收器用于卷收车辆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为此,安全带卷收器具有在卷收方向弹簧预紧的卷带轴,该卷带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车辆上的框架中。此外,安全带卷收器还具有用于在安全带拉出方向锁止卷带轴的锁止装置,当超过预定的车辆减速度或者安全带拉出加速度极限值时,借助于各自具有可偏转惯性质量的合适传感装置控制该锁止装置。因此,在车辆减速度和安全带拉出加速度的极限值以下,卷带轴可以克服弹簧预紧力在退绕方向旋转,并且当解开安全带时,就会自动通过弹簧预紧力在卷收方向驱动卷带轴。检测车辆减速的传感装置包括可偏转的惯性质量,以及与其贴紧的第一锁止杆,当惯性质量偏转时,该锁止杆就会偏转,并且与可旋转地支承在卷带轴上的控制盘的外齿啮合,用以控制锁止装置。
在现代车辆中,对电控锁止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例如从专利文献DE 19620 236 C2和GB 2 398 824 B中已知,给定一种电动执行器,具有可借助于电磁铁控制的第一锁止杆,该锁止杆以已知的方式通过与控制盘的齿部啮合来控制锁止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惯性质量被布置在外部,例如在ECU中,并且通过惯性引起的摆动运动来触发控制执行器所需的信号。
在从DE 196 20 236 C2中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当执行器通电时,主动使得第一锁止杆偏转,以与控制盘的齿部啮合,从而导致卷带轴锁止。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如果发生供电故障,就无法主动锁止卷带轴。
相比之下,从GB 2 398 824 B已知的来自申请人公司的解决方案基于另一种原理。在此,借助于弹簧使得第一锁止杆在控制盘齿部的啮合方向受弹簧力作用,给执行器通电就会使其从齿部的啮合位置退回。因此如果执行器没有通电,以及由此同样在供电故障的情况下,就会自动在安全带的拉出方向锁止卷带轴,并且在事故中无论供电情况如何都会约束乘员。该原理除了持续给执行器通电的缺点之外,还有乘员在开始供电之前无法系安全带的缺点,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已通过与控制盘啮合的第一锁止杆将卷带轴锁止。因此为了避免该缺点,该解决方案中还必须设置另一个锁止杆,以下将其称作ExtractionComfort Lever(ECL锁止杆)。ECL锁止杆在系扣操作的第一次拉出运动过程中锁止第一锁止杆,接着在安全带的短暂拉入运动之后将其重新释放。ECL锁止杆在申请人公司的安全带卷收器中被设计成摩擦拖杆,该摩擦拖杆与卷带轴摩擦相连,因此在安全带的第一次拉出运动过程中迫使其进入将执行器的第一锁止杆锁止的位置中。在锁定安全带锁舌之后,始终以很少的安全带长度拉入安全带,从而使得卷带轴在卷收方向转动。然后利用该运动将ECL锁止杆从锁止第一锁止杆的位置往回移动到释放第一锁止杆的位置中。为了使得ECL锁止杆随后不会意外重新锁止执行器的第一锁止杆,还设置了另一个锁止弹簧,该锁止弹簧借助于第一转换装置移动到某个位置,在该位置中锁止弹簧防止ECL锁止杆回到锁止第一锁止杆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立夫开发公司,未经奥托立夫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3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