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插座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3116.9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澔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713;H01R13/44;H01R13/10;H01R10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谭营营;胡彬 |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安全插座。安全插座,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孔,插头的插脚插入该孔中;以及至少一个排水管,它形成用于独立地连通至少一个孔和壳体外部的排水通道;其中,设在至少一个排水管中的排水槽各自用作彼此分隔的排水通道,并且排水管被隔开以保持壳体的内部与排水通道之间的密封,其中,在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中设有与其外侧的电源端子相连接的接触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插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仅在插入插头时才会通电的安全插座,通过各电极的排水管,它可以防止液体流入导致的触电和短路,从而确保1足够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家庭或办公室的室内空间,或是外部工作场所使用电力时,都会通过将插头插入壁式电源插座或电源插排中附带的插座来进行供电。
插座包括通过将电插头插入建筑物、轮船、火车和飞机的内外壁而使用的一般插座,以及设在电源插排上用于插入电插头的插座。
但是,由于插座大多暴露于外部,因此,各种异物可能很容易进入其内部。也就是说,在潮湿或湿度较高的地方使用插座时,潮气或水分会进入插座,从而导致诸如短路或触电等安全事故。另外,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将金属物体插入到用于插入插头插脚的插孔中而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安全插座的新概念,充分确保安全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插座,该安全插座仅在插入插头时才会通电,从而确保足够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旨在通过设有用于排出进入安全插座的液体的通道来防止短路或触电。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安全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孔,插头的插脚插入所述孔中;以及至少一个排水管,它形成用于独立地连通至少一个孔和壳体外部的排水通道;其中,设在至少一个排水管中的排水槽各自用作彼此分隔的排水通道,并且排水管被隔开以保持壳体的内部与排水通道之间的密封,其中,在所述至少一根排水管中设有与其外侧的电源端子相连接的接触部。
此外,安全插座还包括排水壳体,所述排水壳体联接至外壳,并设有与其中的排水槽连通的排水通道;其中,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和所述至少一个排水管的内表面之间构成排水槽。
此外,它可设有电源端子,从而使与电源线相连接的第一电极条和与所述接触部相连接的第二电极条彼此短接;所述第一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条通过连接端子构件进行连接,所述连接端子构件与通过插入所述接触部的插头的插脚而移动的驱动构件连接。
此外,连接端子构件可包括:连接部,其连接至所述驱动构件;引导部,其连接至所述连接部的中心,以引导所述连接端子构件的垂直运动;以及接触部,其延伸至所述引导部的两侧,当所述引导部向上和向下移动时,使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接触。
此外,安全插座还可包括U形管,在所述U形管中设有驱动构件,其中,所述U形管的一侧穿过所述排水管向内侧延伸,其另一侧则延伸至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在U形管的外表面与排水管的内表面之间构成排水槽;驱动构件包括:第一推杆,其由设置在所述U形管一侧的弹簧予以支撑,从而在保持所述U形管密封的同时向上和向下滑动;第二推杆,其被设置成在所述U形管的另一侧保持密封并连接至所述连接端子构件的连接部,并且可与所述第一推杆相关联地移动;以及钢丝,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相互连接。
此外,连接端子构件可包括引导部,其由第一弹簧支撑并被设成在圆柱形凸台内向上和向下移动;接触部,其延伸到所述引导部的左右两侧,从而在所述引导部降低时使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接触;连杆,与驱动构件相关联;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第一磁体,通过在上述排水管内部被弹性力与所述第一弹簧相比更高的第二弹簧弹性支撑而进入的所述插头的插脚而降低;以及第二磁体,在所述排水管外部在所述第一磁体的磁力作用下一起进行移动并对所述连杆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澔,未经李宗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3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