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组成解析装置、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装置及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1637.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后田智也;河村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T7/60 | 分类号: | G06T7/60;B07C5/04;B07C5/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亚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电气设备 部件 组成 解析 装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短时间内判别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中的部件屑的组成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组成解析装置、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组成解析方法及使用它们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方法。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组成解析装置,具备:分类数据存储单元(111),其存储用于从拍摄由多个部件种类构成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而得的图像中提取多个部件种类的图像并按照多个部件种类的每种进行分类的分类数据;分类单元(101),其基于分类数据从拍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而得的图像中提取多个部件种类的图像并按照多个部件种类的每种进行分类;及解析单元(103),其对由分类单元(101)分类的多个部件种类的每种的面积、个数、平均粒径及重量比率的至少任一者进行解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组成解析装置、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装置及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资源保护的观点出发,从废家电产品/PC或手机等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回收有价金属的做法逐渐盛行,其高效的回收方法经研究而被提出。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7815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有价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其包括将含有有价金属的废料装入铜矿石熔炼用自熔炉中,而使有价金属向滞留于炉内的硫渣(matte)回收的步骤。根据这样的回收再利用方法,能够将铜熔炼自熔炉中的铜冶炼与废料处理组合,因此,即使从有价金属含有率较低的废料中也能够以低成本回收有价金属。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使用了铜熔炼自熔炉的处理中,若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量增加,则构成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树脂等有机物所含的碳成分增加,有时在熔炼炉中产生由过度还原导致的故障。另一方面,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量近年存在增加的倾向,因此,期待铜熔炼自熔炉中的有效的处理。
作为抑制由铜熔炼自熔炉的过度还原导致的故障的产生的方法之一,提出了在利用铜熔炼自熔炉处理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前将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进行粉碎处理而减小容量的做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12341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将含有铜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焚烧后,粉碎为规定的尺寸以下,并利用铜的熔炼炉处理经粉碎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
然而,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量增加,导致根据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所含的物质的种类的不同,对之后的铜冶炼步骤中的处理欠佳的物质(冶炼阻凝物质)被投入的量比以往多。若在这样的铜冶炼步骤中被装入的冶炼阻凝物质的量增多,则产生必须限制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投入量的状况。
以往,包括来自天然的矿石的冶炼阻凝物质在内,对于铜冶炼的熔炼步骤中的热力学的方法或电解步骤中的电解液的钝化方法,采取多种方案,但与天然的矿石相比,对于冶炼阻凝物质的含有比例明显较大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处理方法而言,存在较多课题。
为了获得一边从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中减少冶炼阻凝物质一边有效地投入冶炼步骤的处理原料,从效率性的观点出发,较理想的是使用各种选择机进行机械性处理。然而,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含有各种形状及种类的部件屑,因供给源的不同等导致其原料组成产生变化的情况较多。因此,为了进行更合适的选择,而通过手工选择对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的原料组成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反映至选择处理的操作管理、运转条件的设定。
然而,在通过手工选择把握原料组成的方法中,为了把握原料组成而需要时间,因此,无法进行迅速地处理,难以将其结果立即反映至操作中。若能够从时常其组成变化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中瞬间判别其中的部件屑的组成,则能够以更合适的条件对大量的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屑进行选择,因此是有用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781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23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捷客斯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1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硅化合物在无水相中用于提高其储存稳定性
- 下一篇:电池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