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71153.6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金相烨;铃木贵大;可儿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22 | 分类号: | H04L27/22;H04B10/075;H04B10/61;H04L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茜璐;吕传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装置 方法 程序 | ||
接收装置具备:感测部,感测时间序列的接收符号数据的相位估计值中的相位滑移的发生,并且判定相位滑移的倾斜;延迟处理部,生成使从时间序列的接收符号数据得到的接收信号数据延迟1符号时间的第一接收信号数据;相位偏移部,生成仅对接收信号数据中的、感测到相位滑移的发生的符号时刻的接收信号数据仅在经过1符号时间的期间内根据倾斜进行相位偏移的第二接收信号数据;以及取余处理部,导出第二接收信号数据与第一接收信号数据的差的余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装置、接收方法和程序。
本申请针对在2018年11月29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23518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执行M值相位偏移调制(M-ary 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 M-PSK)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存在如下的情况:在由接收装置接收的符号数据(以下称为“接收符号数据”。)中,产生与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振荡部的特性对应的不需要的相位分量。存在接收装置通过维特比和维特比(Viterbi Viterbi: VV)方式来估计不需要的相位分量以从接收符号数据中除去的情况,所述维特比和维特比(Viterbi Viterbi: VV)方式对接收符号数据的复振幅求M次方(参照非专利文献1)。此外,光相干通信系统执行符号数据的差分编码和差分解码。近年,由于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等通用处理器的高性能化,利用这些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并软件化的技术受到注目(参照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atthias Seimetz, Laser Linewidth Limitations forOptical Systems with High-Order Modulation Employing Feed Forward DigitalCarrier Phase Estima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National Fiber Optic Engineers Conference (OFC/NFOEC) 2008, paper OTuM2, 2008年2月24日;
非专利文献2:T. Suzuki, S. Kim, J. Kani, K. I. Suzuki, A. Otaka, T.Hanawa, Parallelization of Cipher Algorithm on CPU/GPU for Real-timeSoftware-Defined Access Network, 2015 Asia-Pacific Signal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Association Annual Summit and Conference (APSIPA), pp. 484-487,2015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维特比和维特比方式中,由于对接收符号数据的复振幅求M次方的处理而产生相位模糊。由于该相位模糊,而在接收符号数据的相位估计值中产生相位滑移(phaseslip),时间序列的接收符号数据的相位估计值变得不连续。因此,接收符号数据的相位估计值的可估计范围被限制。因此,在接收装置的输出信号中引起错误。例如,在4值相位偏移调制(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中,相位估计值的可估计范围被限制为“-π/4~+π/4”(“π”表示圆周率。)的范围。为了消除该限制而使得能够实现接收符号数据的差分解码,在使用维特比和维特比方式的以往的接收装置中,执行相位展开(Phaseunwrapping)或分段改变(segment change)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1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三维物体的3D打印系统
- 下一篇:在不加入网络的情况下检测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