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70223.6 | 申请日: | 2019-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5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拓海;笔本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B60C1/00 | 分类号: | B60C1/00;B60C15/04;B60C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充气轮胎(10)的胎圈部(60)包含:胎圈构造体(61),其具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胎圈帘线(62a)由树脂材料包覆而成的胎圈芯(62);以及膜状构件(64),其覆盖胎圈构造体(61)的周围。膜状构件(64)由与该树脂材料相比透湿性较低的材料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圈部的局部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以下轮胎,该轮胎具备通过将金属制的胎圈帘线埋设于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胎圈芯(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5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使用上述那样的金属制的胎圈帘线由树脂材料包覆而成的胎圈芯的情况下,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包覆胎圈帘线的树脂材料的透湿性较高的情况下,存在胎圈帘线腐蚀、生锈的可能性。由此,胎圈部的耐久性可能降低。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树脂材料形成胎圈部的局部且同时确保充分的胎圈部的耐久性的轮胎。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其包含:胎面部,其与路面接触;胎侧部,其与所述胎面部相连,位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以及胎圈部,其与所述胎侧部相连,位于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其中,所述胎圈部包含:胎圈构造体,其具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胎圈帘线由树脂材料包覆而成的胎圈芯;以及膜状构件,其覆盖所述胎圈构造体的周围,所述膜状构件由与所述树脂材料相比透湿性较低的材料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充气轮胎10的剖视图。
图2是充气轮胎1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对相同的功能、结构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其说明。
(1)轮胎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是沿着充气轮胎10的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省略剖面线的图示(以下相同)。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0包括胎面部20、胎侧部30、胎体帘布层40、带束层50以及胎圈部60。
胎面部20是与路面(未图示)接触的部分。在胎面部20形成有与充气轮胎10的使用环境、安装的车辆的类别相应的花纹(未图示)。
胎侧部30与胎面部20相连,位于胎面部20的轮胎径向内侧。胎侧部30是从胎面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到胎圈部60的上端的区域。胎侧部30有时也被称为侧壁等。
胎体帘布层40形成充气轮胎10的骨架。胎体帘布层40是沿着轮胎径向以放射状配置的胎体帘线(未图示)由橡胶材料包覆而成的子午线构造。但是,不限定于子午线构造,也可以是以胎体帘线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式配置的斜交构造。
此外,胎体帘线没有特别限定,大体可以与通常的乘用车用的轮胎同样地由有机纤维的帘线形成。
带束层50设于胎面部20的轮胎径向内侧。带束层50是具有加强帘线51且由树脂包覆加强帘线51而成的单层螺旋带束。但是,带束层50不限定于单层螺旋带束。例如,带束层50也可以是由橡胶包覆的双层交叉带束。
包覆加强帘线51的树脂使用与构成胎侧部30的橡胶材料和构成胎面部20的橡胶材料相比拉伸弹性模量较高的树脂材料。作为包覆加强帘线51的树脂,能够使用具有弹性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TPE)以及热固性树脂等。考虑到行驶时的弹性和制造时的成形性,优选使用热塑性弹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0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