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70150.0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祥志;吉冈俊;安东透;广川智己;日下秀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0;F28D1/053;F28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丹;邓毅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空调机 | ||
最上游集管(16a)被布置成:在空气流通方向上,最上游集管(16a)的中心位置(O)比最上游扁平管(20a)的中心位置向上游侧偏移,以使最上游集管(16a)远离与该最上游集管(16a)连接的最上游扁平管(20a)的相邻列的相邻扁平管(20b)。最下游集管(16c)被布置成:在空气流通方向上,最下游集管(16c)的中心位置(O)比最下游扁平管(20c)的中心位置向下游侧偏移,以使最下游集管(16c)远离与该最下游集管(16c)连接的最下游扁平管(20c)的相邻列的相邻扁平管(20b)。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有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入口侧传热管(扁平管)和出口侧传热管、以及与入口侧传热管的一端部连接的入口侧集管(集箱)和与出口侧传热管的一端部连接的出口侧集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为了使入口侧集管及出口侧集管不相互干扰,将入口侧集管及出口侧集管在传热管延伸的方向上错开布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225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不过,如专利文献1的发明所示的那样,当将入口侧集管及出口侧集管在传热管延伸的方向上错开布置的情况下,若集管的外径变大,则出口侧集管便会干扰入口侧传热管。因此,需要使入口侧传热管及出口侧传热管分开来确保较大的间隙,但由于热交换器整体的外径会变大,因而并不优选。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使整个热交换器实现紧凑化,同时避免集管干扰相邻列的部件。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沿着空气流通方向排列的多列传热管20、以及分别与所述多列传热管20的一端部连接的多根集管16,在所述多根集管16中布置在空气流通方向的最上游侧的最上游集管16a被布置成:在空气流通方向上,该最上游集管16a的中心位置O比最上游传热管20a的中心位置向上游侧偏移,以使该最上游集管16a远离与该最上游集管16a连接的该最上游传热管20a的相邻列的传热管20b;以及/或者,在所述多根集管16中布置在空气流通方向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集管16c被布置成:在空气流通方向上,该最下游集管16c的中心位置O比最下游传热管20c的中心位置向下游侧偏移,以使该最下游集管16c远离与该最下游集管16c连接的该最下游传热管20c的相邻列的传热管20b。
在第一方面中,最上游集管16a的中心位置O布置成比最上游传热管20a的中心位置向上游侧偏移,以及/或者最下游集管16c的中心位置O布置成比最下游传热管20c的中心位置向下游侧偏移。
由此,能够布置成:最上游集管16a以及/或者最下游集管16c不干扰相邻列的部件(集管16或者传热管20)。由于不需要使多列传热管20分离来增大间隙,因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整体的紧凑化。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中,所述多根集管16在所述传热管20延伸的方向上错开布置。
在第二方面中,通过使多根集管16在传热管20延伸的方向上错开,从而能够防止集管16干扰相邻列的部件。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所述传热管20设置了三列以上,与所述相邻列的传热管20连接的相邻集管16b的中心位置O布置成:相对于该相邻列的传热管20b的中心位置,在与所述最上游集管16a或所述最下游集管16c的偏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70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介入设备的基于图像的引导
- 下一篇:联合生产航空燃料和柴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