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强听力装置的环境音频信号的方法、系统和听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9756.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西亚诺·贝尼托·费里埃;埃尔默·迪德里克·波尔;苏金德·辛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杜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4 | 分类号: | H04R25/04;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李少丹 |
地址: | 荷兰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强 听力 装置 环境 音频 信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听力装置的音频信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听力装置的麦克风来接收源自收听听力装置的用户的环境的环境音频信号,‑借助于处理单元通过抑制噪声和/或放大音频数据来处理环境音频信号以增强环境音频信号,‑借助于扬声器将增强音频信号输出至收听听力装置的用户,其特征在于,处理单元被布置在通信网络中,远离听力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听力装置的麦克风的环境音频信号,并经由通信网络将增强音频信号重新发送至听力装置的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强听力装置的音频信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听力装置的麦克风来接收源自收听听力装置的用户的环境的环境音频信号,
-借助于处理单元通过抑制噪声和/或放大音频数据来处理环境音频信号以增强环境音频信号,以及
-通过扬声器将增强音频信号输出至收听听力装置的用户。
背景技术
WO 2018/083570 A1公开了一种智能助听器,其包括彼此可操作地连接的麦克风、智能电话和耳机,其中麦克风被配置用于接收、记录环境音频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智能电话。智能电话被配置为对从麦克风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噪声抑制和数据放大以生成增强音频数据并将其传输到耳机。耳机被配置为接收和输出增强音频数据。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装置的问题在于,为了改善用户的声音感知而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需要相当大量的处理能力。该处理通常由用户的听力装置所包括的处理器(CPU)或处理单元执行。实际上,这导致电池寿命显著降低、听力装置过于复杂、高成本以及尤其是高CPU负载。
此外,当用户携带助听器等以将环境音频信号处理为与用户的最佳声音感知相匹配的信号时,由于助听器在用户耳朵内或耳朵上的额外重量,用户的舒适度相对低。此外,携带听力装置/助听器常常导致用户受歧视。
此外,US 2015/0199977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音频信号的语音清晰度(speechintelligibility)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助听器、服务器以及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外部装置。助听器具有短程收发器。服务器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并具有将语音转换为文本的语音识别引擎。外部装置具有用于与所述助听器进行通信的短程收发器、用于经由互联网向所述服务器提供无线数据连接的第二收发器、用于处理旨在用于助听器的语音流的部件以及适于基于文本串合成语音的文本转语音引擎。还公开了一种改善音频信号的语音清晰度的方法。但是,助听器自身的数字处理器(例如,US 2015/0199977 A1的图1中的附图标记35)或外部装置(诸如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执行改善音频信号,例如补偿听力损失的操作,如[0010]、[0040]、[0046]段中公开的那样,需要大量的“本地”处理能力、电池使用并且要求用户随身携带或移动周围的许多装置。US 2010/0040248 A1公开了用于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协处理器装置来增强助听装置的技术。但是,大部分信号处理仍在助听装置自身上进行。
US 2013/0343584 A1公开了一种助听装置,其中通过利用外部装置的资源来辅助或改善一个或更多个功能。同样,对于US 2013/0343584 A1的公开,助听装置自身仍可能进行大量处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强听力装置的音频信号以改善用户的声音感知的方法,其中用户侧的听力装置的电池寿命增加,其中可以简化用户装置,并且重要的是,可以防止高CPU负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舒适的听力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听力装置,其可以被设计为使得当用户佩戴该听力装置时不太可能被看到,从而使用户不太可能受到歧视。
对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处理单元被布置在通信网络中,远离听力装置,其中该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听力装置的麦克风的环境音频信号并经由通信网络将增强音频信号重新发送至听力装置的扬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杜斯有限公司,未经奥杜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