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2以及与四步随机接入规程的共存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9052.5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S·A·A·法科里安;张晓霞;J·孙;A·达蒙佳诺维克;S·耶拉玛利;O·奥兹图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汪威;唐杰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接入 规程 消息 以及 共存 | ||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标识用户装备(UE)将使用两步随机接入信道(RACH)规程,该两步RACH规程包括第一消息(例如,上行链路请求消息)和第二消息(例如,下行链路响应)。这些方法包括:将该上行链路请求消息作为该两步RACH规程的第一消息发送给基站;从该基站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对将在其上接收下行链路响应的、广播或多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的指示;以及在该广播或多播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从该基站接收该下行链路响应。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可被配置成提供针对一个或多个UE的下行链路响应。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FAKOORIAN等人于2019年10月23日提交的题为“MESSAGE 2OF A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COEXISTENCE WITH FOUR-STEP RANDOM ACCESSPROCEDURE(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2以及与四步随机接入规程的共存)”的美国专利申请No.16/661,609、以及由FAKOORIAN等人于2018年10月24日提交的题为“MESSAGE 2OF A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2)”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750,070的优先权,这些申请被转让给了本申请受让人。
背景
以下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2。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接发、广播等等。这些系统可以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第四代(4G)系统(诸如长期演进(LTE)系统、高级LTE(LTE-A)系统或LTE-A Pro系统)、以及可被称为新无线电(NR)系统的第五代(5G)系统。这些系统可采用各种技术,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包括数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每个基站或网络接入节点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可另外被称为用户装备(UE)。
一些无线系统可支持用于在UE与基站之间建立通信的随机接入规程。随机接入规程可涉及UE与基站之间的一系列握手消息。在一些情形中,减小与随机接入规程相关联的等待时间可以是合乎期望的。
概述
所描述的技术涉及支持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2的改进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一般地,所描述的技术提供了基于来自用户装备(UE)的接入请求消息(消息1)以及由基站响应于该接入请求消息而发送的下行链路响应消息(消息2)来执行两步随机接入规程。该两步随机接入规程提供了若干益处。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的两步随机接入规程减少了用于随机接入规程的消息的数目,并且(相应地)减少了当UE在无执照频谱中操作时由该UE执行的先听后讲(LBT)规程的数目。由此,与四步随机接入规程相比,所描述的两步随机接入规程改善了网络效率并且减少了网络等待时间,这导致相关联的UE的功率节省。类似地,与四步随机接入规程的操作相比,基站结合该两步随机接入规程生成针对多个UE的多个下行链路响应消息并将该多个下行链路响应一起复用在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改善了网络效率,减少了网络等待时间,并且降低了UE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9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装置
- 下一篇:利用硬件计算效率优化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