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和电池用保护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8135.2 | 申请日: | 2019-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盐崎朝树;吉井一洋;西野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50/584;C09J7/38;C09J11/04;C09J11/06;C09J201/00;H01M10/05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保护 | ||
电池具有正极、负极、连接于上述正极的正极引线、覆盖上述正极引线的保护带,上述保护带具有基材层和在上述基材层上设置的粘接层,上述粘接层具有填充材料和粘合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含有含磷酸基化合物、含硼酸基化合物和含硅酸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电池用保护带。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用保护带覆盖连接于正极的正极引线来提高正极引线与负极间的绝缘性的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图4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的构成图,图4的(A)为从集电体的一个主面侧观察的局部俯视图,图4的(B)为沿着图4的(A)中的线L1-L1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配置于正极集电体40A的一个主面侧的绝缘带44覆盖未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40B的两面未涂布部40b中的正极集电体露出面40a、正极集电体露出面40a上的正极引线42、夹在正极引线42的下端部分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面40a之间的保护层46。该绝缘带44为保护带,例如在电池异常而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发生熔融或破裂时,通过绝缘带44(保护带)可以防止正极引线与负极间的内部短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98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7/038010号
发明内容
但是,若电池内混入的异物贯穿保护带而在正极引线和负极间发生内部短路时,存在电池发热、保护带发生熔融或分解的情况。其结果是,短路部分扩大或短路持续发生而产生进一步的发热,导致电池温度上升。因此,以往有时向保护带中添加用于提高耐热性的填充材料(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
但是,以往添加于保护带的填充材料如果含有率不是非常高,则异物贯穿保护带而发生内部短路时的发热会使保护带熔融或分解,有时不能充分抑制电池温度的上升。另一方面,若提高填充材料的含有率,则保护带的粘合力下降,因此有保护带从正极引线剥离等保护带的长期可靠性下降的担心。因此,期望将保护带中的填充材料的含有率设为较低。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保护带和具备该保护带的电池,所述保护带与以往的填充材料相比,即使填充材料的含有率低也能够抑制异物贯穿保护带而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电池温度上升。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电池具有:正极、负极、连接于上述正极的正极引线、覆盖上述正极引线的保护带,上述保护带具有基材层和在上述基材层上设置的粘接层,上述粘接层具有填充材料和粘合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含有含磷酸基化合物、含硼酸基化合物和含硅酸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电池用保护带具有基材层和在上述基材层上设置的粘接层,上述粘接层具有填充材料和粘合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含有含磷酸基化合物、含硼酸基化合物和含硅酸基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根据本公开,与以往的填充材料相比,即使填充材料的含有率低也能够抑制异物贯穿保护带而发生内部短路时的电池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的电池的剖视图。
图2中,(A)为从正极的一个主面侧观察的局部俯视图,(B)为沿着(A)中的线L1-L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保护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本公开的一方式的电池的一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参照的附图为示意性记载,图中所描绘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有时不同于实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8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皮质激素受体活性阻碍用组合物
- 下一篇:增强现实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