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67798.2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首藤洋志;榊原章文;甲斐真辅;林宏太郎;海藤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58;C21D8/02;C21D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 ||
该热轧钢板具有预定的化学组分。在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板宽截面中,距表面为板厚的1/4深度且板宽方向中央位置处的金属组织以面积%计,含有贝氏体及回火马氏体:合计77.0~97.0%、铁素体:0~5.0%、珠光体:0~5.0%、残留奥氏体:3.0%以上、以及马氏体:0~10.0%。除所述残留奥氏体外的所述金属组织的平均晶粒径为7.0μm以下。所述残留奥氏体中的C浓度为0.5质量%以上。直径20nm以上的铁系碳化物的个数密度为1.0×106个/mm2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钢板。具体而言,涉及通过加压加工等成型为各种形状而被利用的热轧钢板,尤其涉及高强度且延性及拉伸凸缘性优异的热轧钢板。
本申请基于2018年10月19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197937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在许多领域中,正致力于二氧化碳气体排出量的削减。在汽车制造商中,以低燃耗化为目的的车体轻量化的技术开发也在盛行。但是,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也会将重点放在提高耐碰撞特性上,因此车体轻量化并不容易。
因此,为了兼顾车体轻量化与耐碰撞特性,正在研究用高强度钢板来使构件薄壁化。因此,强烈期望高强度与优异的成形性兼备的钢板,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以往提出了一些技术。其中,因为含有残留奥氏体的钢板因相变诱发塑性(TRIP)而显示出优异的延性,所以迄今为止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耐碰撞安全性及成形性优异的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其使平均晶粒径为5μm以下的残留奥氏体分散在平均晶粒径为10μm以下的铁素体中。在金属组织中包含残留奥氏体的钢板中,尽管在加工中,奥氏体会发生马氏体相变,从而因相变诱发塑性而显示出较大的延伸率,但扩孔性会因硬质的马氏体的生成而受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铁素体及残留奥氏体微细化,不仅会提高延性,也会提高扩孔性。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板,其使由残留奥氏体及/或马氏体构成的第二相微细地分散在晶粒内,且延伸率及拉伸凸缘性优异,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
在专利文献3及4中,公开了一种延性及拉伸凸缘性优异的高张力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延性及拉伸凸缘性良好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在热轧完成后1秒钟以内冷却到720℃以下的温度域,并在使其以1~20秒的滞留时间滞留于超过500℃且为720℃以下的温度域后,在350~500℃的温度域中进行卷取。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延性及拉伸凸缘性良好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其以贝氏体为主体,具有适量的多边形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并且在除残留奥氏体外的钢组织中,由具有15°以上的晶体取向差的晶界包围的粒的平均粒径为15μm以下。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强度及低温韧性优异的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体积百分率计90%以上的粒形状的回火马氏体,或以体积百分率的合计90%以上的粒形状的、回火马氏体与下贝氏体这两者,上述回火马氏体及上述下贝氏体的有效晶粒的平均纵横比为2以下,上述回火马氏体及下贝氏体的有效晶粒径为10μm以下,在上述回火马氏体及下贝氏体中,具有存在1×106(个/mm2)以上的铁系碳化物的组织,且在表面具有镀锌层或合金化镀锌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11-61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9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512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24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许第6132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