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电缆的连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7030.5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3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谷幸央;北泽明彦;北原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电缆 连结 结构 | ||
提供一种控制电缆的连结结构,能够将用于连结内缆彼此的部件做成简单的形状,并能够减轻连结作业的负担。控制电缆的连结结构(10)具有:长条的壳体(第一套壳)(24),在长度方向一端部供第一导管(14)的端部卡止;壳体端头(第二套壳)(54),供第二导管(20)的端部卡止,并且以在第二导管(20)的径向上与壳体(24)重合的方式组装于壳体(24);电缆端头(84),安装在第二内缆(22)的端部;以及滑块(90),供第一内缆(16)的端部卡止,以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撑于壳体(24),并且在上述组装的状态下,将电缆端头(84)从与第二导管(20)相反的一侧卡合而使第二内缆(22)与该滑块(90)连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例如汽车等中用于远程操作的控制电缆在中途分割并连结的控制电缆的连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493375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长控制电缆在中途分割并连结(中继连接)的控制电缆的中继连接装置。该中继连接装置具有:第一控制电缆,在第一导管中插通有第一内缆;第二控制电缆,在第二导管中插通有第二内缆;第一结合套壳,固定第一导管;第二结合套壳,固定第二导管,并且能够与第一结合套壳嵌合;第一结合片,供第一内缆的端部卡合;以及第二结合片,供第二内缆的端部卡合。第一控制电缆具有与第一结合套壳相邻的缸部,第一结合片以及第二结合片能够在该缸部内滑动。
在第一结合片上,在与卡合有第一内缆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开口的孔,在第二结合片的外周形成有爪。当第二结合片沿轴向嵌入上述孔中时,第一控制电缆和第二控制电缆以同轴状连接,并且上述爪卡合于形成在上述孔的周围的突起部而无法拔出。另外,如上所述,当第二结合片嵌入第一结合片的孔中时,通过设置于第一结合套壳的限制单元,限制第一结合片以及第二结合片相对于上述缸部的滑动动作。
上述限制单元具有突起,该突起构成为,在上述限制单元限制第一结合片的滑动动作时,向上述缸部的内表面突出,上述缸部具有嵌合凹部,在解除第一结合片的滑动动作的限制时,该嵌合凹部供上述突起嵌入。在使第一结合套壳嵌合于第二结合套壳时,第二结合套壳的底面与第二结合片抵接,由此第二结合片的滑动动作被限制。另外,限制单元的突起在第一结合套壳与第二结合套壳嵌合时以及第一结合片与第二结合片卡合时,与第一结合片的控制电缆侧端部抵接,由此暂时地限制第一结合片以及第二结合片的滑动动作。而且,在第一结合套壳与第二结合套壳嵌合完成后以及第一结合片与第二结合片卡合完成后,所述突起嵌入所述嵌合凹部,由此解除上述限制,第一结合片以及第二结合片能够在缸部内滑动。由此,经由第一结合片以及第二结合片连结的第一内缆以及第二内缆能够在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内滑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将第二结合片沿着轴向嵌入第一结合片上形成的孔中而使其无法拔出,需要在第一结合片或第二结合片上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爪。因此,形成有爪的结合套壳成为复杂的形状,难以由1个部件构成,因此部件数量变多,制造成本增加。另外,形成有供上述爪卡合的突起部等的结合片也成为复杂的形状,加工变得困难,这也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进而,在将第一控制电缆和第二控制电缆连结时,除了使第二结合套壳嵌合于第一结合套壳的力之外,还需要将第二结合片嵌入第一结合片的力,因此还存在增加连结作业的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将用于连结内缆彼此的部件做成简单的形状,并能够减轻连结作业的负担的控制电缆的连结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70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CSF-1R抗体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