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65541.3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2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禁水井;洪玩杓;李东勋;徐尚德;金京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D307/91;C07D333/76;C07D409/12;C07D487/04;C07F7/08;H10K50/12;H10K50/165;H10K50/17;H10K50/155;H10K8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丹;尚光远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化 包含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本说明书提供化学式1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申请主张于2018年12月18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443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在本说明书中,有机发光器件是指利用有机半导体物质的发光器件,需要电极与有机半导体物质之间的空穴和/或电子的交流。有机发光器件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利用从外部的光源流入器件的光子,在有机物层中形成激子(exiton),该激子分离成电子和空穴,该电子和空穴分别传递到不同的电极而作为电流源(电压源)使用的形态的发光器件。第二种是对2个以上的电极施加电压或电流,从而向与电极形成界面的有机半导体物质层注入空穴和/或电子,通过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而工作的形态的发光器件。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在这里,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抑制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有机物层,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已知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宽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
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作有机物层的材料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抑制物质、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根据发光颜色,发光材料有蓝色、绿色、红色的发光材料、以及为了实现更好的天然颜色而需要的黄色和橙色的发光材料。
另外,为了色纯度的增加和增加基于能量转移的发光效率,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主体/掺杂剂系。其原理是将与主要构成发光层的主体相比能带隙小且发光效率优异的掺杂剂少量混合于发光层时,在主体中生成的激子被传输至掺杂剂而发出高效率的光。这时由于主体的波长移动至掺杂剂的波长范围,因此根据利用的掺杂剂的种类可以得到所需波长的光。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的优异的特征,构成器件内有机物层的物质,例如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发光物质、电子抑制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以稳定且有效的材料为后盾,因此持续要求开发新的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说明书记载了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课题的解决方法
本说明书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
L1、L2和L11至L1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直接键合、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Ar1至Ar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
R1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
R2至R7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
n1为0至4的整数,n1为2以上时,2个以上的R1彼此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封装件的定位固定结构
- 下一篇:渐进式腔泵的万向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