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65521.6 | 申请日: | 2019-10-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准;金茂中;黄仁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H1/03;F25B41/00;F25B41/20;F25B43/04;B60L58/26;B60L58/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彤;刘久亮 |
| 地址: | 韩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线,其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空气冷却冷凝器、第一膨胀阀、蒸发器、制冷剂热交换器和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仅排放液态制冷剂,并通过使制冷剂循环来冷却室内场所;加热管线,其用于通过使经由水冷冷凝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循环来加热室内场所;以及冷却管线,其用于通过使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或冷却水循环来冷却电池和电子部件。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冷却和加热车辆,而且可以有效地管理车辆中的电子部件和电池的热量,并且可以减少用于加热和冷却的组成部件的数量,由此生产低价型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尤其涉及用于管理车辆中的电子部件和电池的热量以及冷却和加热车辆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电动汽车作为环境友好技术的实现和针对诸如汽车领域中的能量消耗之类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受到关注。
电动车辆使用在从电池或燃料电池接收电力时被致动的电动机驱动,使得碳排放和噪声低。另外,由于电动汽车使用比现有发动机更节能的电动机,因此对环境友好。
然而,由于电动汽车在电池和驱动电动机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热,因此热管理很重要。另外,由于电池充电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有效地管理电池的使用时间很重要。特别地,由于用于室内空气调节的电动车辆的制冷剂压缩机也由电力驱动,因此管理电池的使用时间更为重要。另外,由于驱动电动机和逆变器比诸如电池或充电器之类的其它电子部件产生相对更多的热,因此它们必须被冷却至合适的温度,为此,需要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
[相关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KR 2014-0147365 A(2014.12.3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管理车辆中的电子部件和电池的热量以及冷却和加热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减少用于冷却操作的部件的数量而以低成本配置冷却系统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体方面,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管线200,其包括压缩机210、水冷冷凝器220、气液分离器235、空气冷却冷凝器230、第一膨胀阀240、蒸发器242、和制冷剂热交换器233,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233用于使流入蒸发器242的制冷剂和从蒸发器242排放的制冷剂彼此进行热交换,其中,气液分离器235安装并连接到从水冷冷凝器220到空冷冷凝器230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中,从引入的制冷剂中分离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以排放液态制冷剂,并使制冷剂循环以冷却室内区域;加热管线301,其通过使经由水冷冷凝器220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剂循环而对室内区域进行加热;以及冷却管线302通过使与空气或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剂循环而冷却电池350和电子部件460。
冷却管线302可包括第一连接管线302-1,其从冷却管线302的一侧分支并连接至加热管线301;以及第二连接管线302-2,其从冷却管线302的另一侧分支并连接至加热管线301。
第一连接管线302-1、第二连接管线302-2和加热管线301可以连接至第一方向阀410,并且冷却管线302和加热管线301可以彼此连接、或被第一方向阀410阻断连接。
电子部件460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管线302-2上。
冷却管线302还可以包括:第四连接管线302-4,其连接第一连接管线302-1和第二连接管线302-2;以及截止阀360安装在第四连接管路302-4上并与第一方向阀410并行设置。
冷却管线302还可以包括沿冷却剂的流动方向安装在电子部件460的前部的冷却剂温度传感器4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