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5089.0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神埜胜;阿部仁美;矢田实;高本直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55/00 | 分类号: | C08F255/00;C08L51/06;C09D5/00;C09D151/06;C09J151/06;C08F2/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林毅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及其 用途 | ||
课题在于,提供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多、可制备高固体含量的溶液、长期保存后溶液性状也良好、并且颜料分散性良好的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A)成分:聚烯烃树脂的利用(B)成分:(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得到的改性物,(A)成分与(B)成分的重量比((A)/(B))为90/10~30/70,(B)成分含有20重量%以上的(B1)成分:烷氧基(聚)亚烷基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零件等所使用的塑料基材的表面自由能低,并且具有结晶性,所以涂料难以附着。作为提高涂料对塑料基材的附着性的方法之一,在涂装前将前处理剂涂布在塑料基材上的方法已被发明、实用化。作为前处理剂,使用掺混有对塑料基材的附着性良好的成分即底漆(primer)的涂料。
作为对塑料基材的附着性良好的底漆成分之一,使用氯化聚烯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含有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等的氯化物作为这样的氯化聚烯烃的底漆树脂组合物。
由于掺混有底漆成分的涂料被涂装在基材的最下层,所以从耐候劣化的观点出发,多在涂料中掺混颜料成分。为了使颜料成分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中,作为颜料分散剂,可掺混丙烯酸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这样的极性较高的树脂成分。由于作为底漆成分的氯化聚烯烃的极性较低,所以有与颜料或颜料分散剂的相容性差的情况。例如,若在含有颜料和颜料分散剂的涂料中掺混上述底漆树脂组合物,则有时颜料成分会析出。
作为改善氯化聚烯烃与涂料中的成分的相容性的方法之一,可在涂料中掺混增容剂。作为这样的增容剂,广泛使用用(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改性的氯化聚烯烃。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将氯化聚烯烃系树脂用含有烯属不饱和键和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处理后,使(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接枝共聚而得的树脂组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氯化聚烯烃系树脂的利用含有规定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改性剂得到的改性树脂组合物。为了使操作性良好,这些改性氯化聚烯烃多为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20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318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1063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若在涂料中掺混上述改性氯化聚烯烃,则涂料中的氯化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减少,因此有涂膜的粘附力下降的问题。为了在掺混改性氯化聚烯烃的同时,确保涂膜的粘附力,优选增加改性氯化聚烯烃中的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另外,为了降低制备涂料时的成本,改性聚烯烃的溶液品也优选树脂成分的比例多(即,高固体含量)。
但是,以往的改性氯化聚烯烃中,若增加氯化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并且使其固体含量高,则有溶液稳定性显著降低的问题。例如,以往的氯化聚烯烃的溶液品,若进行海外运输、库存的长期保存等数月规模地静置,则有引起制品的二层分离或凝聚物的产生的情况。另外,若增加氯化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则也有颜料分散性降低的情况。
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改性氯化聚烯烃中,若增加氯化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则在常温下静置3个月时容易产生凝聚物。另外,在掺混到含有颜料的涂料中的情况下,颜料容易析出。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改性氯化聚烯烃中,若增加氯化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则在常温下静置3个月时制品容易二层分离。另外,在掺混到含有颜料的涂料中的情况下,涂膜的精加工性容易降低。
因此,期望作为附着成分的聚烯烃成分的比例多、可制备高固体含量的溶液、数月的长期保存后溶液性状也良好、并且颜料分散性良好的改性聚烯烃。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聚烯烃成分(树脂成分)的比例多、可制备高固体含量的溶液、长期保存后溶液性状也良好、并且颜料分散性良好的树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纸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5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带轮廓和平坦度的分开调整
- 下一篇:神经变性疾病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