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及外装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4830.1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5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木本裕一;清水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B60R16/02;F16L57/00;H01B7/00;H01B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 ||
线束(10)具备电线构件(20)和电线构件(20)插通的树脂管(27)。在树脂管(27)排列设置有多个排出孔(28),多个排出孔(28)能够将侵入到该树脂管(27)与电线构件(20)之间的异物排出到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及外装构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线束,已知电线构件的外侧由波纹管、树脂管等外装构件覆盖的线束。并且,这样的线束有时布设于车辆地板下面等而暴露于外部,因此被各种外装构件覆盖,并且使发泡构件夹在外装构件彼此之间以防止沙石等异物侵入到外装构件与电线构件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构成中,可减少电线构件与沙石等异物长期地互相摩擦而损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1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述那样使用发泡构件等其他构件来防止沙石等异物侵入到外装构件与电线构件之间的构成中,构成复杂化,部件数量、组装工时增大等,会导致成本增大。因此,要求一种用简单的构成就可使电线构件不易损伤的线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简单的构成良好地保护电线构件的线束及外装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线束是具备电线构件和所述电线构件插通的外装构件的线束,在所述外装构件排列设置有多个排出孔,所述多个排出孔能够将侵入到该外装构件与所述电线构件之间的异物排出到外部。
根据该构成,因为在外装构件排列设置有多个排出孔,多个排出孔能够将侵入到该外装构件与电线构件之间的异物排出到外部,所以能够从排出孔排出异物,能够防止异物保持在外装构件与电线构件之间。因此,可防止电线构件与沙石等异物长期地互相摩擦而损伤,能够用简单的构成良好地保护电线构件。
所述外装构件也可以以各排出孔形成为六边形的方式形成为蜂巢结构。
根据该构成,因为外装构件以各排出孔形成为六边形的方式形成为蜂巢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异物从各排出孔的排出能力,并且能够确保外装构件整体的刚性较高。
也可以在各排出孔的所述电线构件侧的端部形成有倒角部。
根据该构成,因为在各排出孔的所述电线构件侧的端部形成有倒角部,所以可减少电线构件与各排出孔的电线构件侧的端部摩擦而损伤。
所述外装构件也可以是片状成形品卷成圆而形成为管状的结构。
根据该构成,因为所述外装构件是片状成形品卷成圆而形成为管状的结构,所以能够在成形工序中例如将多个片状成形品集中地成形等,能够容易大量制造。
也可以为,所述外装构件在周向形成有多个槽部,所述槽部在所述外装构件形成为管状的状态下沿轴方向延伸。
根据该构成,因为所述外装构件在周向形成有多个槽部,所述槽部在形成为管状的状态下沿轴方向延伸,所以所述外装构件能够容易卷成圆而形成为管状。
所述槽部也可以按在周向排列设置的每个所述排出孔而形成。
根据该构成,因为所述槽部按在周向排列设置的每个排出孔而形成,所以能够使外装构件的刚性在各部位恒定,并且能够容易卷成圆而形成为管状。
解决上述课题的外装构件是供电线构件插通的外装构件,排列设置有多个排出孔,所述多个排出孔能够将侵入到所述外装构件与所述电线构件之间的异物排出到所述外装构件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4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