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拉深加工品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4171.1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9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秋谷俊太;樋口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9/02;C22C9/04;C22C9/05;C22C9/06;C22C9/10;C22F1/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唐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板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深加工 | ||
本发明的铜合金板材具有下述组成:含有合计为1.0~5.0质量%的Ni及Co中的1种以上、以及0.1~1.5质量%的Si,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前述铜合金板材的电导率为38%IACS以上,将由标称应力‑标称应变曲线得到的值和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法得到的Cube取向面积率的值代入特定的第一式,求出参数Ax(x:0°、45°、90°)的各方向的值A0°、A45°及A90°,将求出的前述各方向的值A0°、A45°及A90°代入特定的第二式而算出的算术平均值Aave.为4.0~13.0GPa·%的范围,所述标称应力‑标称应变曲线是通过针对沿着轧制平行方向、相对于轧制方向呈45°的方向、及轧制垂直方向中的各方向分别切出的3种试验片进行拉伸试验而得到的,不会损害以往的铜合金板材的基本特性(特别是散热性),并且能够稳定地得到优异的拉深加工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板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拉深加工品、电气·电子部件用构件、电磁波屏蔽材料及散热部件。
背景技术
铜合金板材、例如在电气·电子部件用的连接器、引线框、继电器、开关、插座、屏蔽罩、屏蔽壳、液晶加强板、液晶的底盘、有机EL显示器的加强板、汽车车载用的连接器、屏蔽罩、屏蔽壳等中使用的铜合金板材通常被实施冲裁、弯曲、拉深、鼓凸等冲压加工。
在使用以往的铜合金板材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本来应该难以实现的难加工形状,不得不牺牲机械·电特性。此处所说的“难加工形状”是指,例如在制造拉深加工品时,在利用角部、边缘部的曲率半径比通常小的冲头等夹具进行加工的情况下所成型的形状。在制造具有这样的难加工形状的拉深加工品的情况下,不能说充分地发挥了铜合金板材本来的机械·电特性。另外,在重视铜合金板材的机械·电特性的情况下,只能放弃加工成作为目标的难加工形状,不能满足对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的要求。其原因之一在于,不得不使夹具(冲头)的曲率半径大到某种程度,其结果,构成电子部件的拉深加工品的安装空间自然变大。进而,虽然通过使拉深加工品的形状最佳化,从而有余地使因重视拉深加工性而相应牺牲的散热性提高,然而存在现状是难以拉深加工成该最佳形状这样的问题。
特别地,伴随着近年来的电气·电子部件、汽车车载用部件的高性能化,对于作为构成它们的部件之一的冲压加工制品,不仅要求机械·电特性、散热性,而且为了能够变形为目标形状,还强烈地要求即使在严苛的加工条件下也具备优异的加工性。然而现状是,尤其在加工成作为目标的难加工形状的过程中,无法达成顾客要求的水平的拉深加工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散热部件用铜合金板,其包含0.8~4.0mass%的Ni和Co中的1种或2种,包含0.2~1.0mass%的Si,Ni和Co中的1种或2种与Si的质量比为3.0~7.0,余量由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轧制平行方向的拉伸强度为57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500MPa以上、伸长率为5%以上,轧制直角方向的拉伸强度为550MPa以上、屈服强度为480MPa以上、伸长率为5%以上,电导率超过35%IACS,进行将弯曲半径R与板厚t之比R/t设为0.5且将弯曲线设为轧制垂直方向的90度弯曲时的弯曲加工极限宽度为70mm以上,进行将弯曲线设为轧制垂直方向的密合弯曲时的弯曲加工极限宽度为20mm以上,兰克福特值为0.9以上,具有作为结构构件的强度、特别是耐受变形及落下冲击性的强度、能够耐受加工成复杂形状的弯曲、鼓凸及拉深等成型加工性、以及对于来自半导体元件等的热的高散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4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氧络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真空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