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和包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4009.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1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千惠;穗刈有希;伴野贵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H02G1/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黄刚;张建涛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包裹 方法 | ||
提供介质,其相对于物体的旋转不会由于在绕物体包裹时招致的应力、环境条件的变化或老化而受阻碍。打印带To将安装在标签创建装置1中并将通过标签创建装置1被打印,打印带包括:剥离材料层24,是不透明的;裂口S,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且具有包括边Sa、边Sb、左边Sc和右边Sd的方形形状,边Sa和边Sb彼此对置,边Sc和边Sd彼此对置;和主标签部Lo,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以横跨裂口S的边Sa。主标签部Lo具有包括边La、边Lb、边Lc和边Ld的方形形状,边La和边Lb彼此对置,边Lc和边Ld彼此对置。边Lc和边Ld平行于裂口S的边Sc和边Sd中的相应边,且在裂口S的边Sc和边Sd中的相应边的附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打印机中安装和使用的介质及其包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标签(对应于介质)在其背侧上设有粘合剂。标签被安装在打印机中。一旦被打印,便通过将标签附接到物体的弯曲表面来使用标签。取决于应用,用户可能希望围绕物体包裹标签,从而将标签可旋转地附接。为此目的,已知一种技术(例如,见专利文献1),其中用清漆或其它非粘合材料在标签上涂覆粘合剂从而使得标签的存在于物体的外侧周围的部分中的粘合剂不会粘附到物体。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4-18451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诸如上述传统技术的构造(其中粘合剂涂覆有非粘合材料诸如清漆的)可能由于当在物体周围包裹标签时招致的应力、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老化而劣化。由于这种劣化,粘合剂可能露出并阻碍标签的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其相对于物体的旋转不会由于当围绕物体包裹标签时招致的应力、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老化而变得受到阻碍。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且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裂口;和打印标签。所述剥离材料是不透明的。所述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彼此对置。所述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裂口的所述第一边。
根据本发明的介质具有分层结构,其中打印标签被固定到不透明的剥离材料,并且被附接到诸如线缆等的物体的外周。即,当将介质附接到物体时,剥离材料被剥离,并且随后介质被弯曲成凹形形状,使得在从其剥离剥离材料之后露出的粘合剂在内侧上。接着,介质围绕放置在凹形形状的介质的内侧上的线缆等包裹一次,以形成环绕线缆等的筒体。随后,通过粘合剂的粘附,介质的远端部被粘结到介质的基端部。作为结果,在通过上述粘附来固定介质本身的形状的同时,通过将介质围绕线缆等包裹一次,介质能够被附接到线缆等。
这里,取决于应用,用户可能希望围绕线缆等包裹介质,使得介质被可旋转地附接。为此,有必要防止放置在筒体的内侧(即,位于线缆的外周上的部分)上的粘合剂粘附到线缆等。
在本发明中,当剥离材料被剥离时,剥离材料的一部分被保留在打印标签上以防止粘合剂粘附到线缆等。
即,具有彼此对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方形形状的裂口被设置在剥离材料层中,并且打印标签被设置成至少横跨第一边。因此,当剥离材料被剥离时,位于裂口内侧的剥离材料的方形区域能够被从剥离材料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且能够被保留在打印标签上(即,覆盖粘合剂)。
作为结果,当如上所述绕线缆等形成筒体时,在将覆盖粘合剂的方形形状的剥离材料放置在内侧上的同时,线缆等被环绕。因此,能够防止筒体上的粘合剂粘附到线缆等,并且介质能够被可旋转地附接到线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4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抗体的癌症治疗
- 下一篇:机器人控制装置以及机器人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