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模具的制造方法、柔性模具用的基材、以及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60456.8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桑原耕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9C59/02;B29C59/04;G02B1/118;G02B5/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模具 制造 方法 基材 以及 光学 部件 | ||
一种卷成无接头环状的柔性模具用的基材(1),其具备中间片(2)、在中间片(2)的两侧的主表面上分别隔着第一和第二粘接层(4)、(6)粘接的第一和第二树脂片(3)、(5)。中间片(2)具备在卷取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配置的树脂制的第一和第二间隔片(7)、(8)、和在这些间隔片(7)、(8)之间配置的玻璃片(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模具的制造方法、柔性模具用的基材、以及使用柔性模具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光学器件的制造工序等中,有时使用具有能够弯曲变形的挠性的柔性模具。作为制造柔性模具的方法之一,有压印法。压印法中,在母模与基材之间夹着成形材料,在基材之上形成转印有母模的凹凸图案的凹凸层。由此,可以得到具备基材和凹凸层的柔性模具。
作为柔性模具用的基材,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有为了减小伴随温度变化的柔性模具的尺寸变化而具备玻璃片的基材。另外,若仅由玻璃片构成基材则容易发生破裂等,因此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在玻璃片的一侧的主表面形成有树脂层的基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3760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柔性模具用的基材中,仅在玻璃片的一侧的主表面形成有树脂层,因此在其它部件接触玻璃片的另一主表面侧的情况下,玻璃片有可能破损。
另外,有时柔性模具被卷成环形带或卷等无接头环状来利用。假如使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基材来构成这样的柔性模具,则在卷成无接头环状的状态下,卷取方向上的玻璃片的一端面与另一端面相互接触。因此,在柔性模具的制造工序、使用柔性模具的制品的制造工序中,有可能以卷取方向上的玻璃片的端面为起点,玻璃片发生破损。
若像上述那样,基材的玻璃片发生破损,则不仅导致柔性模具的破损,而且在制造柔性模具的工序、使用柔性模具制造光学部件(例如光学器件等)的工序中,还可能成为产生玻璃碎片(包含玻璃粉)而污染周围环境的原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制造柔性模具的工序和/或使用所制造的柔性模具制造光学部件的工序中,可靠地减少玻璃片的破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创造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具备基材和在基材之上形成的凹凸层并卷成无接头环状的柔性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以基材与母模之间夹着成形材料,在基材之上形成转印有母模的凹凸图案的凹凸层的转印工序,基材具备中间片、和在中间片的两侧的主表面上分别隔着粘接层粘接的树脂片,中间片具备在卷取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配置的树脂制的间隔片、和在两个间隔片之间配置的玻璃片。如此一来,包含玻璃片的中间片的两侧的主表面被树脂片保护,因此玻璃片难以破损。另外,即使万一玻璃片发生破损,玻璃碎片也会留在树脂片之间等而难以飞散到周围。此外,在包含玻璃片的中间片的卷取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配置有树脂制的间隔片,因此在将柔性模具卷成无接头环状的状态下,玻璃片的卷取方向的两端面彼此不会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玻璃片的卷取方向的两端面彼此的接触而玻璃片发生破损。
在此,若按照上述这样配置间隔片,则与不配置间隔片的情况相比,在对应于玻璃片的部分和对应于间隔片的部分,中间片的厚度不容易变动。因此,能够防止在将制造的柔性模具卷成无接头环状后位于外侧的树脂片中形成高低差。因此,凭借卷成无接头环状的柔性模具,还具有能够向制品高精度地转印凹凸图案、或者该转印工序的作业性变得良好等优点。
上述构成中,优选与卷取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玻璃片的端面被粘接层覆盖。如此一来,玻璃片的宽度方向端面被粘接层保护,因此难以在玻璃片的宽度方向端面发生破损。另外,即使万一发生破损,玻璃碎片也难以飞散到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0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