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捆扎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7793.1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9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森尻刚史;田岛伸崇;杉原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克司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B25B25/00;B21F15/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扎 | ||
钢筋捆扎机(1A)具备将丝线(W)向作为捆扎对象物的钢筋(S)的周围引导的引导部(5)。引导部(5)具备将钢筋(S)向插拔口(53)诱导的诱导部(59)。诱导部(59)设置于第一引导件(51)的顶端侧,通过设置从第一引导件(51)的顶端朝向基端侧而向第一引导件(51)与第二引导件(52)的间隔接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而构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钢筋等捆扎对象物利用丝线捆扎的捆扎机。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从装配于捆扎机主体的丝线卷盘拉出丝线并向设置于捆扎机主体的顶端的引导部输送,向配置于引导部的内侧的钢筋的周围卷绕丝线,进行捆扎”的称作钢筋捆扎机的捆扎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捆扎机具备与引导部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下部引导件,向引导部与下部引导件之间放入钢筋而进行捆扎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51261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捆扎机中,在向引导部与下部引导件之间放入钢筋的动作中,若钢筋与引导部的顶端抵碰,则有可能无法向引导部与下部引导件之间放入钢筋。作业者需要向引导部与下部引导件之间可靠地放入钢筋,在作业上花费工夫。
本公开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向一对引导件之间容易地放入钢筋的捆扎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公开的捆扎机具备:主体部;输送部,输送丝线;第一引导件,从主体部的一方的端部向第一方向延伸,引导由输送部输送的丝线,并且在沿着第一方向的顶端侧具有第一诱导部;第二引导件,相对于第一引导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放入捆扎对象物的间隔而配置,引导由输送部输送的丝线;及扭转部,扭转由第一引导件及第二引导件引导的丝线,第一诱导部由从该第一诱导部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顶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向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的间隔接近的方向倾斜的面构成。
在该捆扎机中,由于第一诱导部由从顶端侧朝向基端侧而向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的间隔接近的方向倾斜的面构成,所以若捆扎对象物与第一诱导部抵碰,则被向朝向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方向诱导。
发明效果
在本公开的捆扎机中,能够向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容易地放入捆扎对象物,能够减少作业的工夫。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握持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钢筋捆扎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8A是示出引导部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8B是示出引导部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引导部及接触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接触构件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0B是示出接触构件的一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克司株式会社,未经美克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7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