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以及使用该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57739.7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诹访园祥子;大西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B66B1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临时 固定 夹具 以及 使用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大幅提高作业性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以及使用该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在框架(111)的一端侧沿着周向以等间隔安装多个托架(21)的基端侧,调整间隔件(22)相对于托架(21)的拧合位置,以使将外螺纹部(22d)与托架(21)的前端侧的内螺纹部(21d)拧合的间隔件(22)抵接于转子(113)的临时固定基座部(113a),使临时固定螺栓(23)贯通托架(21)和间隔件(22)的螺栓孔(21b、22b)并拧合于转子(113),从而相对于框架(111)临时固定转子(113),此后,在将旋转轴(114)安装于转子(113)之后,通过卸下临时固定螺栓(23),并以使间隔件(22)从转子(113)的临时固定基座部(113a)分离的方式调整间隔件(22)相对于托架(21)的拧合位置,从而将转子(113)正式固定于旋转轴(11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安装有定子的圆筒形的框架临时固定转子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以及使用该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尤其是应用于电梯的曳引机的电机时是有效的。
背景技术
例如,电梯的曳引机的电机在工厂中,将呈环形的临时固定夹具同轴地安装于在内部安装有定子的圆筒形的框架的一端侧,并且将配设在定子的内部的转子安装于该临时固定夹具,从而以使转子定位于定子的同轴上的方式临时固定,此后,输送至现场,在将曳引轮的旋转轴插入转子的内部而将旋转轴安装于转子之后,从框架以及转子拆卸临时固定夹具,在框架的一端侧安装罩,从而进行组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7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077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相对于框架临时固定转子的临时固定夹具需要坚固,因此,成为厚壁的部件。因此,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环形的临时固定夹具的重量非常大,安装、拆卸等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力。
这样的问题不限于电梯的曳引机的电机,只要是相对于安装有定子的圆筒形的框架临时固定转子的旋转电机,就有可能与上述情况同样地产生这样的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提高作业性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以及使用该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是相对于安装有定子的圆筒形的框架临时固定转子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其中,所述临时固定夹具具备:板状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的基端侧能够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一端侧,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侧能够装卸地与所述转子连结;支座部件,所述支座部件以该支座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子抵接或分离移动的方式拧合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侧;以及临时固定螺栓,所述临时固定螺栓贯通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侧和所述支座部件后能够装卸地拧合于所述转子。
而且,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是使用上述的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框架的一端侧沿着周向以规定间隔分别安装多个所述支承部件的基端侧,分别调整该支座部件相对于该支承部件的拧合位置,以使分别拧合于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侧的所述支座部件分别与所述转子抵接,使所述临时固定螺栓分别贯通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支座部件,并使所述临时固定螺栓分别拧合于在所述定子的内部配设的所述转子,从而相对于所述框架临时固定所述转子。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在上述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中,在将旋转轴安装于相对于所述框架临时固定的所述转子之后,通过分别卸下所述临时固定螺栓,并以使所述支座部件分别从所述转子分离的方式分别调整该支座部件相对于该支承部件的拧合位置,从而将所述转子正式固定于所述旋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电舍,未经株式会社明电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7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