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和操作车辆座椅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55712.4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4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兰·于贝拉克尔;康斯坦丁·克里文科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拉默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德国乌尔森索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操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元件,在该座椅元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通风装置。车辆座椅包括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闭环/开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传感器装置的关于温度和/或水分含量的舒适参数的数据,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和/或通风装置,从而座椅气候可以以开环或闭环方式被主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和一种操作用于车辆的座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汽车座椅中,往往存在座椅与坐在座椅上的人之间空气流通不足的问题。因此,水分,特别是汗水,不再能被使用者与座椅的接触区域中的环境空气充分吸收。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较长的旅程中发生,例如,在已知使用者会停留很长时间的商用车辆的座椅上。
体液会通过座椅或内饰被吸收。潮湿的座椅会让使用者觉得不舒服。此外,潮湿环境会促进细菌生长。
传统的座椅通常具有由使用者激活的座椅加热器或通风装置。然而,在激活时,使用者通常已经有凉意、出汗、潮湿或湿润,因此水分被座椅或座垫吸收。此外,通风的座椅通常会使皮肤表面冷却得过多,这可能会引起使用者的紧张或背部问题。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和操作用于车辆的座椅的方法,其能解决开头提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概念,该座椅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或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其能够获取座椅中,特别是在座椅的表面上或附近的温度和/或湿度的舒适参数。此外,有利的是能够在表面之下或在内饰结构的中间获取舒适参数。当座椅被占用时,该表面优选与使用者接触。然而,该传感器装置也可以包括另外的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种类最多的传感器数据。
该座椅优选还具有闭环/开环控制装置,该闭环/开环控制装置根据舒适参数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座椅气候。因此,该传感器装置优选经由信号连接到闭环/开环控制装置。座椅气候优选可以借助于闭环/开环控制装置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进行主动控制,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座椅气候可以理解为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舒适参数。
开环控制通常被理解为是指根据输入信号产生输出变量。这种类型的输入信号一般是二进制变量,例如In/Out。闭环控制基于输出信号的反馈。在闭环控制期间,受控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与目标值连续比较。闭环控制器根据这些值的差确定一个操纵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该操纵变量作用于受控变量,从而其使差最小化,并且即使存在干扰变量,受控变量也具有期望的时间响应。
闭环/开环控制装置优选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座椅的加热装置和通风装置,因此座椅气候可以相应地被主动控制。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由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元件的车辆座椅实现。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有利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本质点是一种车辆座椅,包括至少一个座椅元件,在该座椅元件中设有至少一个加热装置和至少一个通风装置,该车辆座椅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装置,闭环/开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传感器装置的关于温度和/或湿度的舒适参数的数据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控制加热装置和/或通风装置,由此座椅气候可以以开环或闭环的方式被主动控制。
使用这种类型的汽车座椅,在使用者感受到不太理想的座椅气候带来的不愉快后果之前,座椅气候会根据舒适参数进行调整。如前所述,这种类型的不愉快后果是凉意、出汗、潮湿或湿润,这可能会导致使用者紧张或背部疼痛。
当然,术语舒适参数还可以包括另外的数据。为此,还可以存在另外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经由信号连接到闭环/开环控制装置。这种类型的传感器也可以布置在车辆座椅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拉默公司,未经格拉默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5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