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4431.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2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锺敏;金彰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8 | 分类号: | H01L33/08;H01L33/38;H01L33/42;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姜长星;刘灿强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元件 | ||
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一活性层、第一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一透明电极;第二发光部,包括第二n型半导体层、第二活性层、第二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二透明电极;第三发光部,包括第三n型半导体层、第三活性层、第三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三透明电极;第一粘结层,在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之间粘结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并且具有拥有粘结性和导电性的第一连接图案;以及第二粘结层,在第二发光部和第三发光部之间粘结第二发光部和第三发光部,并且具有拥有粘结性和导电性的第二连接图案,其中,第三发光部具有暴露第二粘结层的第二连接图案中的一部分的台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更详细地,涉及层叠有多个发光层的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作为无机光源,正在广泛应用于诸如显示装置、车辆用灯、一般照明的各种领域。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因此正在快速替代现有光源。
尤其是,显示装置一般利用蓝色、绿色以及红色的混合色而呈现多种颜色。显示装置的各像素配备有蓝色、绿色以及红色的子像素,通过这些子像素的颜色而决定特定像素的颜色,通过这些像素的组合而呈现图像。
发光二极管在显示装置主要用作背光光源。然而,最近正在开发利用发光二极管而直接呈现图像的作为下一代显示器的微型LED(micro LED)。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期望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轻薄缩小化的发光元件。
本发明期望解决的问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下面的记载而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期望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部,包括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一活性层、第一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一透明电极;第二发光部,布置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上,并且包括第二n型半导体层、第二活性层、第二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二透明电极;第三发光部,布置在所述第二发光部上,包括第三n型半导体层、第三活性层、第三p型半导体层以及第三透明电极;第一粘结层,在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之间粘结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并且具有拥有粘结性和导电性的第一连接图案;以及第二粘结层,在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之间粘结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第三发光部,并且具有拥有粘结性和导电性的第二连接图案,其中,所述第三发光部具有暴露所述第二粘结层的第二连接图案中的一部分的台面结构。
根据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垫,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至所述第三透明电极电连接;第一电极垫,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第二电极垫,与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以及第三电极垫,与所述第三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
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分别在平面上可以具有四边形结构,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边角至第四边角的第一区域至第四区域,所述第三发光部在平面上具有四边形结构,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边角和所述第三边角的部分被切割的结构。
根据实施例,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发光部而暴露的第二连接图案分别在对应于所述第二边角和所述第三边角的位置暴露。
根据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垫可以布置在所述第三发光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垫布置在所述第三发光部的外侧壁和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外侧壁之间。
根据实施例,第二边角和第三边角之间的所述第三发光部的距离可以小于包括第一边角和第四边角的所述第三发光部的距离。
根据实施例,所述的发光元件还可以包括:第一贯通结构物,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至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分别与所述公共电极垫电连接;第二贯通结构物,将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垫电连接;以及第三贯通结构物,将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垫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未经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4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