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频近场通信并对便携式电子设备感应再充电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3612.8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M·谢赫;A·福特斯蒙蒂拉;V·卢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1F38/14;H04B5/00;H02J7/00;H02J7/02;H01Q1/52;H01F27/255;H01F2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郑瑾彤;周学斌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频 近场 通信 便携式 电子设备 感应 充电 装置 | ||
1.用于NFC类型的近场且高频的通信并用于对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感应再充电的装置,一方面针对再充电该装置(1)包括用于支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再充电表面(5)以及至少一个发射再充电天线(6),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再充电天线(6)布置在再充电表面(5)下面并以被选为30至300kHz之间的低频发射磁场,铁磁材料层(7)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再充电天线(6)下方,并且另一方面针对通信该装置(1)包括以被选为3至30MHz之间的高频发射磁场的至少一个近场通信天线(31, 32),该装置(1)包括用于监视和控制再充电和/或通信的印刷电路板(2)以及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再充电天线(6)并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31,32)的至少一个馈电源(8),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31, 32)是以至少一个通信线圈(L1, L2)的形式,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线圈(L1, L2)局部地围绕铁磁材料层(7)并具有处于平行于铁磁材料层(7)的平面中的对称轴,由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线圈(L1, L2)产生的磁场的一部分穿过铁磁材料层(7),铁磁材料层(7)具有包括实部(Par r)和虚部(Par i)的磁导率,铁磁材料层(7)的材料被选择为具有大于10的实部(Par r),并且在所选高频下虚部(Par i)与实部(Par r)之比介于0.05至1之间,而在所选低频下虚部(Par i)与实部(Par r)之比介于0至0.5之间。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31, 32)围绕铁磁材料层(7)的端部。
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31, 32)包括围绕印刷电路板(2)或刻在印刷电路板(2)上的、在印刷电路板(2)的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再充电天线(6)的面上的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再充电天线(6)放置在铁磁材料层(7)的与印刷电路板(2)相反的面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铁磁材料层(7)的磁导率的虚部(Par i)与实部(Par r)之比对于所选低频在0至0.2之间,并且对于所选高频在0.10至0.7之间,实部(Par r)大于10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装置(1)具有第一间隙(I1)和第二间隙(I2),第一间隙(I1)在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天线(31, 32)的取向为与印刷电路板(2)相反的部分与铁磁材料层(7)的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再充电天线(6)的面之间,并且第二间隙(I2)在印刷电路板(2)和铁磁材料层(7)的两个相应的彼此面对的面之间,第二间隙(I2)与第一间隙(I1)之比大于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装置(1)包括至少两个通信天线(31, 32),第一通信天线(31)朝向铁磁材料层(7)的端部布置,并且第二通信天线(31, 32)朝向与承载第一通信天线(31)的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布置。
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通信天线(31, 32)为通信线圈(L1, L2)的相应形式,所述通信线圈(L1, L2)一方面连接到闭合或断开相应的馈电电路的开关(Q3, Q4),通信线圈(L1, L2)的相应的馈电电路与包括通信馈电源(8)的主电路(12)并联连接,并且另一方面,所述通信线圈(L1, L2)包括用于使相应的每个线圈(L1,L2)在所选高频下谐振的部件(Q1, C3; Q2, C4),所述部件(Q1, C3; Q2, C4)与谐振控制电路(14)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法国大陆汽车公司;大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6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