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采血针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53526.7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0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克利福德·柯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针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曹桓 |
| 地址: | 英国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采血 设备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采血针的设备。采血针是双端式针,该双端式针具有位于该双端式针的梢部之间的毂状部。设备具有用于接触并夹持针的在毂状部与梢部之间的一个端部的夹持电极和用于在针的梢部处接触针的梢部电极。在夹持电极与梢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经由电阻加热使针软化/熔化,同时使梢部电极前进以压缩针梢部并使该针梢部钝化。设备的特征在于,装置允许针旋转通过例如180度,从而可以使第一梢部和第二梢部钝化。还公开了用于从主体拆卸采血针和/或用于将覆盖采血针的一个端部的覆盖件移除的装置。设备能够将Vacutainer型针拆解成该Vacutainer型针的各个部分,并且针的两个端部是钝化且无危险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全销毁已使用的采血针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在医学上用于从人或动物患者采集血液(或其他流体)样本皮下注射针的类型。采血针与常规的皮下注射针的不同在于采血针是双端式的。术语“采血针”在本文中总体用于描述双端式针,但是所述双端式针可以用于采集血液样本以外的其他目的,并且相应地,本公开的范围被解释为包括双端式针的其他用途。
常规的皮下注射针在一个端部处具有毂状部,该毂状部例如经由鲁尔接头(luer)连接器或推入配合式连接器来连接至注射器或管。可以使用注射器或管以已知的方式将液体物质注射到患者的循环系统中或从患者的循环系统抽出液体物质。皮下注射针的实际针包括具有尖端部的细金属管,该细金属管适于在使用时刺穿患者的皮肤,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进入血管以用于输送液体药物,或者可以视情况而定来提取流体。一旦被使用,则需要安全地处置皮下注射针,因为在使用期间针被污染。如果医学从业者无意间遭受了“针刺伤害”,即如果他/她使用被污染的针刺穿了他/她自己的皮肤,则存在医学从业者被传染上来自患者的疾病/感染的风险。
已知处置皮下注射针的各种方法,例如,使用“尖锐物用箱”来放置已使用的/被污染的针。尖锐物用箱总体包括抗刺穿的主体,该主体防止或阻止被污染的针尖与人进行接触。尖锐物用箱通常具有被阻塞的开口,该开口允许将针放置在主体中,但是该开口防止或阻止使用者将使用者的手或其他身体部位放置在主体中。
例如在公开号为WO2015/011443的PCT申请中公开了皮下注射针销毁的其他方法。在该公开中,将针的尖端部插入到装置中,随后使电流穿行通过针以将针的尖端软化/熔化。在处于软化/熔化状态下时,对针进行轴向压缩导致针梢部变形成钝的球状部,该钝的球状部防止先前尖的梢部产生针刺伤害。此外,这种常规类型的皮下注射针销毁装置还具有将针加热到针的熔点或接近针的熔点的优点,该熔点处的热将任何病毒、细菌和污染物销毁。因此,该常规类型的装置提供双重保护,即:对针进行钝化和消毒。
从前述内容将认识到,用于处置皮下注射针的该装置和方法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本发明涉及对双端式采血针的销毁,并且该双端式采血针通常不适合诸如用于皮下注射针之类的常用形式的处置和/或销毁。
与皮下注射针相比,采血针的主要问题是所述采血针是相对复杂的装置。采血针具有双端式针,该双端式针沿双端式针的中央部分处安装至毂状部,该毂状部通常由塑料管形成,该塑料管通过诸如环氧树脂之类的粘合剂珠附接至针的外表面。毂状部通常具有用于将该毂状部连接至接纳器的形成部,真空容器可以插入到该接纳器中。采血针的使用方法还与皮下注射针的使用方法有些不同之处。具体地,采血针的第一端部用于刺穿患者的皮肤,并在使用时进入血管、比如静脉或动脉。同时,随后将针的另一端部刺穿地插入到真空容器中,该真空容器包括中空的、排空的无菌接纳器,该接纳器在一个端部处具有可刺穿的封闭件。真空接纳器被放置到壳体中,该壳体形成为采血针的一部分,并在将该真空接纳器推动归位时,采血针的另一端部对真空容器的可刺穿的封闭件进行刺穿,使得容器内的真空当前与针的内部流体连通。因此,容器内的真空导致血液(或其他流体)样本通过针的中空内部被向上抽取,该血液样本被分配到容器中。一旦获得样本,则将真空容器抽出,并且可刺穿的封闭件自动关闭以形成密封件,从而将样本密封在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针巧有限公司,未经针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髌骨跟踪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集成电路封装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