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52988.7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冰室佑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M13/00 | 分类号: | F01M13/00;F01M13/04;F02B77/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大气 释放 装置 | ||
一种引擎(1)的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20),该引擎(1)在引擎主体(2)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道(3),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道(4),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20)包括机油分离器(22)、以及大气释放管(23),该机油分离器(22)被连接于引擎主体(2),对窜缸混合气所包含的机油进行分离,该大气释放管(23)被连接于机油分离器(22),用于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大气释放管(23)被沿引擎主体(2)的另一侧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的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窜缸混合气因燃烧室内的气体泄漏到曲轴箱内及汽缸盖内而产生。
因此,在引擎上设置有将窜缸混合气从曲轴箱内及汽缸盖内排出的结构。
作为该结构,通常已知使窜缸混合气回到进气侧的PCV系统(Positive CrankcaseVentilation System: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的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04-2462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1-1274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6-183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06-220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并且,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具有PCV系统中没有的各种优点。
例如,因为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不会使包含机油的窜缸混合气回到进气侧,所以尤其是在涡轮车中,能够防止压缩机因机油等而变脏。此外,因为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不会使包含水分的窜缸混合气回到进气侧,所以能够防止被进气冷却而结冰的水分攻击压缩机的情况。
但是,会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中,在低气温的环境下,霜会附着于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的大气释放管的内表面,该霜一边逐渐生长一边冻结,有时会堵塞大气释放管。冻结一般从大气释放管的出口内周侧发生,具有逐渐向上游侧生长的倾向。
因此,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抑制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的大气释放管冻结的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引擎的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该引擎在引擎主体的一侧配置有进气通道,在另一侧配置有排气通道;该窜缸混合气大气释放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机油分离器,其被连接于所述引擎主体,对窜缸混合气所包含的机油进行分离,以及
大气释放管,其被连接于所述机油分离器,用于将窜缸混合气释放到大气;
所述大气释放管被沿所述引擎主体的另一侧配置。
优选的是,所述大气释放管被构成为包括:受热管部,其用于从热源受热;以及保温管部,其热传导率比所述受热管部的热传导率更低。
优选的是,所述机油分离器被配置在所述引擎主体的一侧,从所述机油分离器到所述引擎主体的另一侧的所述大气释放管由所述保温管部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受热管部由金属构成。
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管部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
优选的是,在所述保温管部的外周,设置有绝热材料层。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2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结构体及隔音单元
- 下一篇:颅骨刺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