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具有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51705.7 | 申请日: | 2019-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8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卡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得·卡玛 |
| 主分类号: | A62C37/11 | 分类号: | A62C37/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 地址: | 瑞士弗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具有 激活 喷洒 喷嘴 封闭 | ||
一种用于在消防中使用的具有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包括喷嘴主体(1)和出口通道(11),所述出口通道(11)通过盖(5)保持紧密封闭。盖(5)可拆卸地连接到喷嘴主体(1),并且在火灾的情况下拆卸。盖(5)和喷嘴主体(1)之间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是可释放装置(6),并且至少另一个紧固件是连接件(7)。热敏元件集成在可释放装置(6)中或作用在其上,使得当热敏元件被释放时可释放装置(6)被拆卸。盖(5)上的力分布在可释放装置(6)和连接件(7)之间,使得可释放装置(6)仅承载这些力的一部分。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防领域的具有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
大多数防火系统,例如建筑物中的喷洒器系统,在发生火灾时由热敏元件自动启动。因为它们直接对火产生的热量作出反应并且不受任何外部警报信号或人类动作的影响,这确保了高可靠性。常见的热敏元件例如可熔元件(例如参见EP 1515780)或易碎玻璃泡(例如参见US 9,573,007)。这些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它们仅在室内空气被火加热后才被激活,并且热敏元件随后被加热的室内空气加热。同时,经过了决定性的几分钟,火灾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和蔓延。此外,危险的烟雾可能已经在火灾真正开始之前开始成形,应该尽可能快地使用例如水雾将其扑灭。有一些方法实际上能够立即进行火灾探测,例如通过烟雾传感器。EP 2038018提供了用于具有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由此烟雾传感器或恒温器能够快速进行火灾检测。喷嘴用可熔元件牢固地连接到喷嘴主体的盖板封闭。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室温和可熔元件的温度升高,直到可熔元件熔化,盖板脱落并且打开喷嘴。与此并行,可熔元件设置在由烟雾传感器或恒温器控制的加热元件上。如果传感器报告火灾,则可熔元件可以与加热元件主动地熔合,因此可以在由于加热室内空气而使可熔元件被动熔合之前打开喷嘴。因此,这种系统结合了两种并行的激活方法:在传感器检测到火灾后,通过控制加热进行早期主动激活,如果这种激活失败,则通过火灾产生的热量进行被动激活。根据EP 2038018的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封闭件的紧凑设计,该封闭件几乎不从喷嘴主体突出,因此非常容易集成在天花板或墙壁中。相比之下,具有易碎玻璃泡的常规喷洒器(例如参见US 9,573,007)始终具有几厘米的长度。
然而在实践中已经表明可熔元件的熔化温度可以在多年内变化。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由于可熔元件处于恒定张力下而引起的蠕变,使得可熔元件的材料结构逐渐变形和变化。例如,EP 2038018中的可熔连接既承载结构部件在张力下的力又承载灭火剂在压力下的压缩力。在蠕变过程中,监测室中的温度及其波动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超过30℃的室温下,可熔元件的变形会显著加速。多年来,这可引起可熔元件永久变形并改变可熔元件的熔化温度。几年后,熔点可能会高于最初预期的熔点,使得可熔元件响应滞后,但是熔点也可能更低,使得可熔元件响应更早。两者均会导致损坏,这些损坏本来是希望通过使用此类装置来避免的。相比之下,易碎玻璃泡是可靠且稳定的热敏元件,此外,它们在市场上有不同的触发温度的标准版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EP 2038018来改进具有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其方式是保持紧凑结构和两种并行激活方法(通过控制激活和通过火灾产生的热来被动激活),但是改进激活机制以保证热敏元件的激活温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不变性。
该目的通过用于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热激活的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来实现。进一步的特征和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以下描述中解释了它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用于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的的扩口出口
图1b用于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的导流板
图1c用于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的预张紧螺钉
图2a-d可释放装置的细节
图3a-c连接细节
图4用于喷洒器和喷嘴的封闭件的通过易碎玻璃泡的热激活
图5通过易碎玻璃泡热激活的喷嘴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得·卡玛,未经彼得·卡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