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1662.2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播磨幸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36 | 分类号: | H01M50/536;H01M50/533;H01M10/0525;B23K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壳体,其具有开口;电极体,其具有正极板和负极板并且该电极体插入于电池壳体;封口板,其将开口封口;以及外部端子,其安装于封口板,在正极板的封口板侧的一端和负极板的封口板侧的一端分别设有集电极耳,集电极耳借助配置于电极体与封口板之间的集电端子构件与外部端子电连接,利用超声波将集电极耳与集电端子构件接合,在集电极耳与集电端子构件的接合区域,利用由超声波进行的接合,集电极耳的接合部分成为凹形状,电极体侧的端部的接合部分的凹形状的深度小于该电极体侧的端部的接合部分以外的接合部分的凹形状的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优选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源、或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终端的电源来使用。作为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种,已知一种具备正负电极隔着隔膜交替地层叠的电极体的电池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将多个正极和负极与隔膜交替地层叠而成的电极体收纳于方形壳体。在该公报中,在正极和负极由各自的基材层(金属箔)构成的突出部(极耳)层叠多个而形成极耳部,该极耳部通过超声波接合而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接合。并且,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分别与设于方形壳体的盖体的外方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连接。
在专利文献2中,层压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耳部(极耳)与引线极耳被超声波焊接。并且,公开了:该电池由于在运送时、使用时的振动而产生引线极耳破裂的问题,但其原因是由超声波焊接形成的焊接部的成为埋入有四棱台形状的形状的凹部形状。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有:设为在焊接痕形成倒角轮廓线,以消除凹形状的锐利的四角的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9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5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以如下顺序进行组装,即在组装工序中将电极体收纳于方形壳体,之后利用盖体关闭方形壳体的开口。此时,以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接合后利用盖体在方形壳体加盖的顺序进行组装,但在该加盖之际,对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施加应力。即,在将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超声波接合之际,在不向两者施加应力的状态下进行接合,但在组装时成为在使由金属箔构成的极耳部弯折的状态下,即向极耳部施加应力的状态下加盖。
特别地,近年来,强烈要求提高每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因此需要设法尽可能增大电池壳体内的正极和负极所占的体积比例。因此,正极和负极以外的构件在电池壳体内能够占有的空间渐渐减少。根据这样的情况,在上述的组装工序中,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收纳于非常小的空间,其结果,向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接合部施加较大的应力而进行收纳。
极耳部由金属箔构成,因此当施加应力时弯曲,但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由金属板构成,因此在组装时的应力的程度下不会弯曲。在该情况下,当施加应力时极耳部弯曲,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不弯曲,因此由弯曲产生的应力集中于极耳部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接合部,因此在接合部的端部,极耳部有可能断裂。在此,明确了即使应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也不能完全应对弯曲,仍然有可能断裂。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能够在组装工序中防止集电极耳的断裂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料组合物的调色系统
- 下一篇:基于微时隙的重复和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