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51534.8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9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凯尔·爱德华·罗杰斯;约翰·W·道;唐纳德·爱德华·德罗什;埃林·K·埃利松;德里克·沙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毯子 | ||
1.一种毯子,其包括:
织物层,所述织物层包括上边缘、与所述上边缘相反的下边缘、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与所述左边缘相反的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的右边缘,
基底层,所述基底层包括连接所述织物层的防水涂层,
多个拐角实用环,其中每个拐角实用环的第一端部在第一边缘处附接至所述织物层并且每个拐角实用环的第二端部在邻近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处附接至所述织物层,
至少一个侧面实用环,所述至少一个侧面实用环在至少一个侧面上附接至所述织物层,
绝缘层和粘合稀松布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粘合稀松布层定位在所述织物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并且
其中通过使用绗缝图案将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粘合稀松布层一起缝合至所述织物层而形成缝合的分层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基底层在所述基底层的第一侧面上具有防水涂层,其中所述基底层的第一侧面朝向所述织物层取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绗缝图案布置成菱形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基底层通过粘合剂附接至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毯子,其中使用所述毯子的周边边缘附近的第一缝合将所述基底层进一步附接至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缝合延伸穿过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一次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基底层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毯子,其中使用所述毯子的周边边缘附近的第二缝合将所述基底层进一步附接至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缝合延伸穿过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两次并且也延伸穿过所述基底层两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毯子,其中与所述第一缝合相比,所述第二缝合与所述毯子的周边边缘向内间隔更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毯子具有如通过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所确定的在4千克力至7千克力的范围内的剥离强度,其中所述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机的上钳口以每分钟100毫米的速率移动离开所述拉伸测试机的下钳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毯子,其中当用静水压测试进行测试时,所述毯子具有在20,000mm至40,000mm柱压的范围内的防水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毯子具有如通过层间强度测试方法所确定的在42千克力至46千克力的范围内的层间强度,其中所述层间强度测试方法包括使拉伸测试机的上钳口以每分钟100毫米的速率移动离开所述拉伸测试机的下钳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毯子,其中所述多个拐角实用环中的至少一个拐角实用环附接在所述织物层的折叠部分与所述基底层的折叠部分之间。
12.一种形成毯子的方法,其包括:
将织物层置于绝缘层上并且将粘网稀松布层置于所述绝缘层下方以形成分层构件,
将所述分层构件缝合在一起以形成缝合的分层构件,其中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使用绗缝图案跨整个表面缝合在一起,
将基底层置于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的所述织物层上,其中所述基底层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具有防水涂层,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反,其中所述第一侧面防水涂层面向所述织物层的外表面,
使用靠近所述基底层的至少三个周边边缘的第一缝合将所述基底层一起缝合至所述缝合的分层构件上以形成毯子分组件,
转动所述毯子分组件,使得所述织物层的所述外表面暴露且所述基底层的第二侧面暴露,以及
层合所述毯子分组件以将所述基底层的第一侧面粘附至所述粘网稀松布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形成毯子的方法,其中层合所述毯子分组件包括施加热量和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野醍冷却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5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