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调节工件的对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1327.2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4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安格尔胡佛尔;本杰明·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克尔马霍普夫龙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62 | 分类号: | B23Q1/62;B23Q3/18;B23B31/36;B23Q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禹 |
地址: | 德国普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控机床 机床 工作 台上 调节 工件 对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数控机床(1000)的机床工作台(300)上调节工件(400)的对准设备(100),所述对准设备(100)包括:可以安装在机床(1000)的机床工作台(300)上的下板(20);可移动地布置在下板(20)上的上板(10),在所述上板的上侧上可以安装工件托架(200);布置在下板(20)和上板(10)之间的用于调节上板(10)与下板(20)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和用于固定上板(10)相对于下板(20)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调节工件的对准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对准工件的位置的方法。
发明背景
用于机床中的工件的调节设备(如它们例如通过DE 10 2007 020 633 B4或DE 102016 104 066A1已知)尤其用于在工件从机床工作台的旋转轴跳动偏移的情况下的调节。这种偏移的原因可能例如是工件必须被重新夹持,并且因此失去工件相对于机床工作台的原始设置的相对位置。
在DE 10 2007 020 633 B4中描述了一种定位设备,该定位设备具有基体和相对于纵轴布置在基体前面的用于连接到工件的输出体。此外,定位设备包括连接到基体并沿纵轴延伸的连接元件以及固定到基体并横向作用于纵轴的至少两个偏心致动器,特别是偏心压电致动器,所述偏心致动器配置成通过使连接元件弹性变形而使输出体相对于基体并且垂直于纵轴移位。
此外,DE 10 2007 020 633 B4描述了定位设备包括用于使输出体相对于基体倾斜的至少两个倾斜致动器,特别是倾斜压电致动器。
DE 10 2016 104 066 A1描述了一种调节单元和一种用于检测和校正夹持在卡盘中的工件的跳动误差的方法,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可以同轴固定在机床主轴上的基体。在基体的背离机床主轴的一侧上布置有卡盘凸缘,所述卡盘凸缘与基体分开形成并且具有用于轴向可调节的定心件的中心容纳器,该中心容纳器径向可移动地安装在基体中。提供具有中心开口的第一偏心盘和具有中心开口的第二偏心盘,将定心件插入到中心开口中。提供了至少一个用于旋转第一偏心盘和/或第二偏心盘的调节马达。该文献还描述了一种通过调节单元来检测和校正夹持在卡盘中的工件的跳动误差的方法。
然而,这两个已知的调节设备尤其具有以下缺点,其突出的结构在机床工作台和待加工的工件之间形成相当大的距离,因为偏心盘和具有压电致动器的结构的机械占用大量空间,其中,就加工精度而言,如果待加工的工件尽可能靠近机床工作台,则将是有利的。
此外,DE 10 2007 020 633 B4尤其表明,必须始终通过调节机构来保持工件的负载,以便仅部分地提供工件相对于机床工作台的调节位置的固定,并且取决于工件和夹持设备的重心相对于机床工作台的位置,会引起原始调节位置的变化。
特别地,这是不利的,因为这会导致工件中的加工误差,该误差在加工期间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被检测或测量,并且通常仅在加工完成之后才变得可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调节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的工件的对准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对准工件的位置的方法。
这些目的分别通过前述的对准设备和前述的方法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数控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调节工件的对准设备包括:可安装在机床的机床工作台上的下板;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下板上的上板,在所述上板的上侧可安装工件托架;在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之间形成的用于调节所述上板相对于所述下板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上板相对于所述下板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克尔马霍普夫龙滕有限公司,未经德克尔马霍普夫龙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1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