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式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5019.9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野崎新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杆式连接器(10)具备:第1壳体(11);第2壳体(20),与第1壳体(11)嵌合;以及杆(30),通过相对于第1壳体(11)转动而使第2壳体(20)向相对于第1壳体(11)的嵌合方向移动,其中,在杆(30)形成有凸轮槽(32),在第2壳体(20)形成有能沿着凸轮槽(32)移动的凸轮从动件(21),杆(30)能够以相对于第1壳体(11)能在预定范围移动的转动轴(A1、A2)为中心转动,凸轮槽(32)具有:第1槽部(33),引导凸轮从动件(21);第2槽部(34),相对于第1槽部(33)在转动轴(A1、A2)侧以沿着第1槽部(33)的方式配置,引导凸轮从动件(21);以及连结槽(35A),在与第1槽部(33)及第2槽部(34)交叉的方向延伸,将第1槽部(33)和第2槽部(34)连结,引导凸轮从动件(21),连结槽(35A)在沿着转动轴(A1、A2)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涉及杆式连接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连接器:通过在阴阳连接器壳体嵌合时操作杆,从而能够以低嵌合力使连接器壳体间嵌合。在专利文献1中,在安装于阴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的杆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1轴孔及第2轴孔和凸轮槽。凸轮槽的正转用的凸轮槽和反转用的凸轮槽通过转移部呈山形状连续,当在阴连接器壳体的支承轴保持于第1轴孔内的状态下使杆向正转方向转动时,正转用的凸轮槽对设置于阳连接器壳体的凸轮从动件进行引导,使两连接器壳体嵌合到中途。然后,当使支承轴向第2轴孔移动、使杆向反转方向转动时,反转用的凸轮槽引导凸轮从动件,阴阳连接器壳体成为完全嵌合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7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使正转用的凸轮槽和反转用的凸轮槽连续的转移部的方向与从轴孔中的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不同,因此需要由作业者调整杆角度的操作,有用于将阴阳连接器壳体设为完全嵌合状态的杆的操作并不容易的问题。
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容易进行使壳体间嵌合时的杆的操作的杆式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记载的杆式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以及杆,通过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转动而使所述第2壳体向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的嵌合方向移动,其中,在所述杆形成有凸轮槽,在所述第2壳体形成有能沿着所述凸轮槽移动的凸轮从动件,所述杆能够以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能在预定范围移动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凸轮槽具有:第1槽部,引导所述凸轮从动件;第2槽部,相对于所述第1槽部在所述转动轴侧以沿着所述第1槽部的方式配置,引导所述凸轮从动件;以及连结槽,在与所述第1槽部及所述第2槽部交叉的方向延伸,将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连结,引导所述凸轮从动件,所述连结槽在沿着所述转动轴的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结构,当在凸轮从动件配置于第1槽部的状态下使杆转动时,凸轮从动件被第1槽部引导。并且,当凸轮从动件抵接于第1槽部和连结槽交叉的位置时,第1壳体和第2壳体成为半嵌合状态。然后,当使杆相对于第1壳体滑动时,杆的转动轴移动,并且第1槽部的凸轮从动件通过连结槽向第2槽部侧移动,凸轮从动件抵接于连结槽和第2槽部交叉的位置而限制杆的滑动。并且,通过将杆向相反侧转动,从而第2槽部的凸轮从动件向第2槽部的相反侧移动,第1壳体和第2壳体成为完全嵌合状态。由此,能够容易进行将第1壳体和第2壳体从半嵌合状态形成为完全嵌合状态时的杆的操作。
作为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5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