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夹层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3686.3 | 申请日: | 2019-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永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60J1/00;B60S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谢弘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夹层玻璃 | ||
1.一种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侧玻璃板,其具有第一面和比所述第一面靠车内侧的第二面;
内侧玻璃板,其具有第三面和比所述第三面靠车内侧的第四面;
中间膜,其配置于所述外侧玻璃板与所述内侧玻璃板之间,将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接合;
电气元件和向所述电气元件供电的供电点,所述电气元件和所述供电点在所述第二面的周缘部附近配置于所述第二面上或所述中间膜的内部;和
配线,其与所述供电点连接,从所述供电点伸出,向着所述第三面从所述中间膜内穿过,
所述配线利用在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的边缘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上连续延伸的防水双面胶带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为扁平线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四面的至少一方的周缘部形成有遮蔽层,所述中间膜与所述遮蔽层接触,所述供电点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遮蔽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在穿过所述中间膜内后,进入所述第三面与所述中间膜之间,从所述第三面与所述中间膜之间引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与接近所述供电点的所述中间膜的边缘面隔开3mm以上的距离,穿过所述中间膜内。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元件包括除冰用加热元件、防雾用加热元件、天线元件、调光体和发光片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点与所述配线利用焊料和导电性带的至少一种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点由包含Ag、Cu、Sn、Pb和Bi中的至少1种的材料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与所述防水双面胶带的厚度之和小于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接触的部分的所述中间膜的厚度。
10.一种汽车用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用夹层玻璃,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上的所述供电点连接所述配线的工序;
在所述中间膜形成孔的工序;
在所述孔中通过所述配线的工序;
在所述外侧玻璃板上重叠所述中间膜的工序;
将所述配线用在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的边缘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上连续延伸的防水双面胶带贴附的工序;和
将所述外侧玻璃板与所述内侧玻璃板用所述中间膜接合的工序。
11.一种汽车用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用夹层玻璃包括:
外侧玻璃板,其具有第一面和比所述第一面靠车内侧的第二面;
内侧玻璃板,其具有第三面和比所述第三面靠车内侧的第四面;
外侧中间膜和内侧中间膜,其在所述外侧玻璃板与所述内侧玻璃板之间从所述第二面侧向所述第三面侧依次配置,将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接合;
电气元件片,其包含电气元件和向所述电气元件供电的供电点且配置于所述外侧中间膜与所述内侧中间膜之间;和
配线,其与所述供电点连接,
所述汽车用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外侧玻璃板、所述外侧中间膜和所述电气元件片依次重叠的工序;
在所述供电点上连接所述配线的工序;
在所述内侧中间膜形成孔的工序;
在所述孔中通过所述配线的工序;
在所述外侧中间膜上重叠所述内侧中间膜的工序;
将所述配线用在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的边缘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上连续延伸的防水双面胶带贴附的工序;和
将所述外侧玻璃板与所述内侧玻璃板用所述外侧中间膜和内侧中间膜接合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36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